李谨言对俄语的认知,只停留在简单的问候,以及俄国兵在冲锋时的”乌拉“声。俄军中尉勉能说几句简单的华夏语,互相问候之后,正式谈判还是需要一名翻译。
想通之后,李谨言不敢再耽搁,仔细叮嘱过楼二少,把大帅府中的事安置妥当,就启程前往大连。除了哑叔和其他随行人员,还带上了在海参崴投靠华夏的一名俄国舰
。
军事上的才能,不代表在政治上也能占据优势。最典型的例就是
尔察克,他战功卓著,在政治上却存在幼稚的一面。另一个时空中的
尔察克被“盟友”
卖,以死亡收场,在这个时空中,与皇室后裔结盟的白军会走向何方,还是个未知数。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但有一,无论哪个时空中的海军上将,都没能保住那笔数额可观的黄金……该说是历史的巧合?
在克斯基政府时期,如
尔察克等
级军官,大
分“
国考察”。到了布尔什维克时期,待遇还不如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的因地主和贵族
份被
决,有的追随白军和皇室后裔
走,余
的多是碌碌无为之辈。
楼少帅抵达关北时,俄国人的舰船已经开了大连港。
在这况
,一名中尉舰
完全说得通。从
兵对他的态度,以及率领十二艘战舰组成的临时舰队躲过苏军和白军的围捕,就能看
这名海军中尉不是泛泛之辈。
244、第二百四十四章
1917年,沙皇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又被布尔什维克取代,国动-
,军队自然会被波及。
战争期间被德军俘虏,战后返回俄国的军人,同样到茫然。宣誓效忠的政府被推翻,新成立的政府他们完全不了解。加
白军?他们中的很多人同样不愿意。
最终是白老给了他建议,“既然找上了你,就该你面。”
言之意,事到临
,李谨言必须
面,推脱不得。
俄国的谈判代表是名海军中尉,光荣号战列舰的舰。起初得知的他的军衔和职位,李谨言颇为吃惊,联想到俄国如今的
况,恍然大悟。
“这样的事以后会更多,事事要等逍儿回来?”
苏军和白军都存在大量的军官缺
。一名展
-
军事天赋的
士,转
就能为尉官,甚至校官,这并不稀奇。
他面?
在尘埃落定之前,为了保密,约翰船公司的员工和大连市政府的人员都不方便在场,随同哑叔一起来大连的许二成为了翻译的不二人选。
一男装,黑发编成辫
,
同俄国人接几次之后,李谨言发现事
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容易。
好“后勤”,如今楼少帅不在,事又拖不得,时间
了,俄国人调
走了,或是
来个截胡的怎么办?
李谨言一拍脑袋,终于开窍。凡事都有第一次,论起来,这和生意也没多少区别。说不定比和洋人谈生意还要容易些。而且,就像白老说的,事无常态,难
都要等到楼少帅回来?退一万步讲,就算他和俄国人谈不拢,也能留住他们,顺便摸摸底细,等谈得拢的人接手。
但也仅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