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56(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若只是寻常宴饮也就罢了,可是朝鲜使团抵达京师当天, 光幕就放了靖安大君的生平, 说祁元询在宴会上只会依照前例,什么都不, 那就太扯了。

    那份奏疏没现什么多余的容,也就是儿办事,大面上定是没错的。

    祁元询宴请完朝鲜使团, 次日退朝后,乾圣帝就将他唤去询问经过了。

    祁元询则是因为前世先知了诸多的历史发展,对这些藩属国,都抱有警惕之心,认为仅仅实行朝贡制度, 让这些藩属国抱大,对大周的益其实是不怎么大的;

    祁元询很了解亲爹,对话一开始,就直言:“孩儿昨日与仪礼司各员款待了朝鲜使团,并未发生什么意外。”

    “哦?我儿对他的评价竟也如此之么?说说看,你们都说了什么?”

    光幕预言李芳远未来之所为后,乾圣帝更是觉得自己的光到位,此人确非池中

    但什么都不,显然又不是祁元询的风格。

    乾圣帝稍微放宽了心,仪礼司今早已惯例呈折了,虽然没有把宴上所有的对话事无细地记来,但是有没有横生枝节,是肯定会记录的。

    “父皇放心吧,孩儿明白着呢,这朝鲜使团,所为之事,也不过是求册封罢了。反倒是这位靖安大君,两次随团使,其志不小。孩儿昨日与其他人不过泛泛而谈,只与李芳远好生说了几句。”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来朝

    宣武帝立了那么多不征之国,理由已经写得很明白了, 与中原比起来,这些小国治起来劳心劳力又没有多少好, 倒不如脆只让他们朝贡就算了, 隔得远的, 不愿意来朝贡,大周不带他们玩就是了,轻易动兵要不得;

    若是了岔,乾圣帝的面还要不要了?

    自己这个嫡若是只看

    所以藩属国朝觐大周天,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了。

    李氏朝鲜作为大周藩属国里朝贡最殷勤的那个,在乾圣元年使团齐齐朝觐新帝之时,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乾圣帝本人当年藩王的时候,和李芳远有过的对话,认为此人与自己颇有相似之,是以很看好他。

    乾圣帝依照自己对儿的了解, 判定这个儿肯定会整什么幺蛾来。

    宣武帝、乾圣帝与祁元询,这祖孙三代对藩属国的态度, 皆有不同。

    乾圣帝则又是另外一态度了, 他不像宣武帝一样, 对这些属国是否朝贡抱有一比较佛系的态度, 他的想法很简单, 就是重现盛唐之时万国来朝的盛景。

    为了防止祁元询再在他不知的时候搞大新闻, 他是肯定要了解祁元询的计划与度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乾圣帝:“使团中,李芳远为李王之,朕前些年也是与他见过面的,昨日你们宴饮,可曾有谈?你可不要小看了他。”

    不过,被光幕得有些焦烂额的李芳远,想到李成桂可能因为立幼而导致本国受到上国责问,心里还有异样的幸灾乐祸的喜悦——真是该啊!

    乾圣帝这就来了兴趣。

    王氏丽已亡,连国号都已经在李成桂上表之后变更了,宣武帝虽然没有册封“权知朝鲜国事”李旦为朝鲜国王,但并不妨碍人家就是事实上的朝鲜国王啊!

鲜偏生打着尊奉上国的旗号,时刻表现自己,这就让人抓着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