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91(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捐赠来,官已为他立碑作记,志其义举了。”

    耿裕叹:“如此义举,怎地不奏请朝廷旌扬?那位义士叫什么,家里什么的?”

    李裕有些可惜地说:“毕竟他捐的不是救灾谷米,不在旌表之例里。有迁安知县为他立碑作传,将此事记县志中,也就足够荣耀其了。”

    戚胜喏喏两声,答:“那是受过朝廷旌表的义民,他家……”刚要说他家尊大人是郎中,忽然想起自己刚刚顺说了他家境贫寒。而崔郎中的家境,就他京这两天打听到的,似乎并不是很贫寒?

    至少并不是崔燮刚到迁安时所表现的那么清贫。

    父母住在朱门绮,家中呼使婢,有不少妻妾;儿却偏居外县,只得一老一小两个男仆陪伴,得亲自经营店铺才得糊,还要受家中恶仆欺辱。当初他只觉得那个仆人跋扈欺主,现在想想却有些心惊——万一欺辱他的不只是仆人呢?

    他微一迟疑,堂上两位掌印官却以为他是忘了那人的名字,便叫他不必再想,回驿馆听候结果。他们要赶在初十前审完两京十三布政司,各府州县来朝的三千五百二十三员首领官的事迹,在戚胜这里已经耽搁了不少工夫,实在无暇等他想去。

    戚胜从吏来,便知自己这回八成可以留任了。可他还是有心事萦怀,和同僚分手后,独自悄悄地走了一趟崔郎中府,从外面看着那座粉饰致的大院。

    崔家二公此时正好门,带着一群衣裳鲜明的仆,前呼后拥,意气洋洋地骑着从他前路过,连个风都不曾给他这个青衣小官。

    他也不想多看一这等纨绔弟,骄奢人家,转回了驿馆。

    正月十一,吏大计结果终于来,呈报给了天。戚县令不只没落罢黜的八目,还落了个“于教化”的考语,平平安安地度过了这回大计。

    之后吏还要推升府同知以官员,以填补那些黜落官员的空。不过戚县令估摸着自己的资历、宦绩还抵不过这场震灾的影响,也不再留京钻刺,大计结束后就快扬鞭地回了迁安。

    其实大分震区官员都想这么走,但很少有真能像他这样骑回去的——因为他瘦。力好。经常游山玩,骑惯了。

    大分外官还在京郊拖拖拉拉的时候,他已跃扬鞭回到了县治。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