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64(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崔燮肃然拱手:“弟明白。”

    什么异事新景……他天天在国监待着,不是听讲就是复讲,早晚回家时天都是黑的,能有什么灵

    崔燮这两天还觉得自己平仄、粘对、对仗都搞得好了,叫陆先生这么一拨才发现,自己还差得老远呢。

    也就是初一十五能门松泛松泛罢了,可这事不想写日记里给老师啊。

    崔启正在他房里描着新

    还能有这样的作!

翼字是声,平声与去声太多,扬之又扬,就显得气僵了。若将连用去声的地方改成‘上去’三声转,语调才更丰富活泼。”

    “不只多思多写,还要多读。”陆举人丢给他几本早已准备多时,藏在《千字文》和一堆面的唐宋诗选,叫他回去玩熟,咀嚼其中用字用典、声律音韵。

    崔燮去跟二老辞别,送先生到家,转回了自己住的小院。

    陆先生拿他的稿纸卷成筒敲了敲桌,提:“你是要科举仕的人,将来无论与同窗诗作倡和,还是宴会、朝廷中作应制诗,至多给你一炷香的工夫思考,平常你作诗时尽量着自己作快些。大凡是写诗写得快的,就是文句平常些,人家也能客气着赞你一句有捷才,若还能写一句半句有才思的,那就真能算有诗才了。”

    明白,这就像他从前学画画时先学素描、□□【白粉?X工】笔基础,大了就能画人图一样。

    陆举人见他确实领悟到自己的意,没有贪图简便的念,心暗暗,只是脸还是那么严厉,沉声说:“写诗也在练习。你就掌握了诗法律格律,平常碰也不碰它,只等着那天动灵机再写,那定是一辈也等不到的。我谅你学业辛苦,不求你一日写几篇,但你凡见着什么异事新景,自己都要写一首,月底我批阅。”

    崔燮纠结不已。

    陆举人看他一副又敬畏又慨的神气,脸上几分赞许的笑意:“知自己的不足就好。现在要求你严苛,是因为咱们中原官话里听不平仄,不似南人,作诗听着哪里切促拗就能顺手补救。咱们作诗,则要先熟习韵,用的字属于哪一声、哪一韵,写来就要心里有数,这才能写人所共赏的佳句。”

    陆先生又:“声韵虽然严苛,可也不能以韵害词,所以后人又想了许多拗救之法——有几是可救可不救的;有几是要在本句几补救的;还有句孤平、孤仄,要在对句补救的,统有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不过你现在连四声八病都还没记准,若就教你拗救之法,你用韵就更随意了。总得先学了最森严的,慢慢放宽,将来走得远了也不失正。”

    崔燮崇敬地看着陆举人,恭恭敬敬地拱手答:“学生明白了。学生必定多思多写,以期有开窍的那天。”

    写诗不光看天份,还得背熟了韵表,看来人家乾隆也不是那么容易啊。

    想不到陆先生这么个看着迂阔的人儿,还懂形象包装的。这要不是在他们家当先生,得在学生面前维持老师的端庄形象,说不定早在外结学社,讲小课,混成了个风呢。

    陆举人也要准备三年后的会试,晚上自是要回去念书的,教到这里便觉得差不多了,便叫他回去自学,自己夹着书纸回客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