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76(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闱官赐过一宴便拉去关在一起,一片字纸都没有,闲得无事可,便凑在一起议论这科乡试有什么人才。别人都说自己熟识的少年英才,唯独李主考有位息的弟,却得申报回避,心里十分郁闷。

    他不说还好,越说李兆先越害怕,却连病都不敢装,只能忍着泪写一首孤愤诗,刺他师兄冷酷无

    至于后两场,考官倒不会太多工夫,只要文字清通,援引的史实、律令详实准确,不格、空格、避讳上的问题,就是偶有涂改也不会影响考官收录。

    家里有这么个考生,崔、李二家都充满了的临考氛围,李兆先每天看着考卷来题目去,都像自己亲临了一趟考场似的,张得心砰砰

    他每场模拟的题目都送去给李老师评,李东批改了文章,也会给他些题目,叫他掺着历年考题一同模拟。

题后大脑有些麻木,经义题就得不大好。可在科场中也不能光重四书、偏轻了五经题,他便调整节奏,一四书义一五经义地搭着写。

    副主考谢迁安:“弟又不是亲族弟,朝中也没有这个例,或许不必避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一旁便

    崔燮见他那张小脸儿绷得的,连笑都不会笑了,便摸着他的脸安:“等师兄过贡院,见识了里什么样的,回就给你盖个更真的模拟考场。你也这么三天一考、三天一考的,考上几个月就彻底熟了,什么场也不害怕了。”

    李东也笑:“罢了罢了,你们师兄弟就如亲兄弟一般,我岂能看着他怨你?反正我看你文章已得圆熟,取中乡试不成问题,过了这三场你便不必再这么拼命,也不用吓着他了。”

    李东偶然看见那首诗,还赞了一句“兆先真有思致”,拿去给崔燮欣赏,对着他这个被刺之人欣然:“一字一句、对偶雕琢之工易获,天真兴致未可易与。兆先诗虽浅近,却自心裁,不是前人中语,近于唐人吻矣。”

    不过乡试第二场要考论一、判五,再从诏诰表选一,第三场的经史时务策论也要考五,数量也不少。了八月后,崔燮便请了假,在经义文的模拟外加模第二场和第三场的小作文。

    判卷时考官仍是秉着“三场重首场,首场重首义”的规则,经义掉搭着,经书题的前一两题都能趁力最好时写来。后面的虽然会稍嫌平庸,可考官判卷时力更有限,不会七题都认真看,只要能到不功不过也就足够了。

    直到八月初六,成化天才指定了今科顺天乡试的考官与八名同考人选,主考官的正是翰林院侍讲学士李东。考官们中之后便不得再回家,也不能住到参试书生家宅左近,只能叫人送东西来,初八日就搬贡院锁院待考。

    崔燮看着诗中幽怨的吻,不禁失笑:“师弟此诗正是先生从前讲的‘贵思而轻事实也’。我何曾对他这么无了?等哪天我叫人来在老师家盖了考院,把师弟关在里面天天考试,他再来恨我也不迟。”

    他倒说得颇准,申报单送上去,礼批复的却只是那些同宗缌麻、大功以上弟,姻亲在五服以须回避,还真没李东这个弟的事。来传信的官员悄悄传了个廷消息与他们,说是选考官之前,成化天忽然问了一声:“崔燮是,今科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