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327(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最后再添“谨论”两字,就真正论完了。

    有志于国家天者,莫可以不三省吾心呀!

    他心中无任振奋,先不誊卷,拿起那《世袭五经博士》谢表,趁着有激先拟定草稿。

    写完了这个蒙字,还不能直接接上“伏蒙圣恩”,因为“圣”要另起一行格写,以昭皇家尊贵威严。

    岂止“圣”,“皇”也要格,“慈”也要格,“先帝”、“君”、“天”都是格写。如“先师”“今日”以及赞颂天的“盛世”“明时”“昭代”“乾衷天锡”“离照日升”则要提一格,写错一这场试就完了。

    崔燮摸了摸,简直觉得能写这话的自己好像也是个怀天的合格君了,有莫名的光荣

    时至未时初刻,崔燮才将再三检查过的卷到受卷官手中,签了名,印了章,提着考篮

    再就只一篇表,第二场考试就结束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只欠一个大结……他一时间构思不多么妙的结尾,索直接呼应开的“人臣之正君惟求诸心”,再“正心”的重要:“正心者,人主之先务,正君者,大人之能事,而凡有志于国家天者,诚不可以莫之省也!”

    他把草稿从到尾又看了一遍,一面自我欣赏,一面数清字数,够了一千二三百字,就到了小论文的字数标准限,足可以誊到卷上了。

    誊抄的时候,他都不敢轻易笔,而是打开PDF,将脑中的文档打开和笔的稿纸重合,几乎是一字一顿地,着稿纸上文字的低大小抄写。

    写这篇表时,代叙五经博士孔某家门没多少工夫,拟作称颂天与先皇圣德的词藻也不费力,时间都在换行和空格上了,竟也写了一个多时辰。

    该论的论了,该上的论据也上了,议论时除了引经据典,也有层层排比,从朝廷、百姓、四海、九州、六合等呼应君心正而天皆正的论,算得上巧秀丽,没什么可添改的。

    磕磕绊绊地写到结尾那句“谨奉表称谢以闻”,更是几乎一字一换,两字一换:“表”和“谢”都要换行空一格写,“闻”则是格,写来是“表称”“谢以”“闻”,文字错落,不是读惯的人都连不上句

    崔燮字字斟酌着,还难免有一字半字忘了换行,只能拿墨笔涂了换行重写,得草稿上一块一块墨痕,和上一题大净净的稿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倒也不用刻意改前面的,就着孟这句再添些名人名言站台就行:比如孔说了“心正而后修”,尧舜说了“人心惟危,心惟危……允执厥中”,中不就是正?

    谢表容没什么可难的,麻烦的是小字、格、空格。这些得在草稿上就写好改定,不然誊抄到正卷上,该格的没格,该另起一行的没另起,这可不是寻常文章里写错个字的问题,而是对天不敬,妥妥要黜落卷,别的写得再好也没用。

    他小心翼翼地着题目写了:“成化二十三年某月某日臣孔某伏蒙……”光这一句话就有三个某、一个臣需要写成一格双字大小,而且某在格中居中写,臣则要贴着格右的竖线,写得位置不对也是失礼。

    写这结句时只图他简洁明快、呼应前文。写来后他自己再看着,倒觉着这样的结尾其实好的,简直是改无可改,换了别的也没有这许国的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