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34(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受到那如棉般柔的温手掌,霍珏微微一怔,旋即扬起嘴角,结一提一落便温和地“嗯”了声。

    “可这儿到底是重兵之地,青州人虽读书,却不迂腐,亦是莽直。斗文斗诗时还是文绉绉的,可吵起架来,那便怎么难听怎么来,能把对方祖宗十八代来来回回骂个遍。”

    都说青州是大周的边陲重城,姜黎早就知晓这样的地儿,定然会是个肃穆中带着沧桑厚重的城池。

    卫家是青州百姓心底的一座丰碑,平日里但凡听见外来人说一两句卫家人的闲言碎语,别说那些壮汉了,便会坐在树底悠然纳着凉的耄耋老者都会怒目而视,拿着把蒲扇指着那些外来者骂的。

    这里的民风一儿也不彪悍,走哪都能见着捧着本书卷的读书人,连不曾上过学堂的百姓们,都能“之乎者也”地说几句文绉绉的话。

    姜黎转眸看着霍珏,:“从前的青州也是这般……清净的?”

    霍珏望着城门那大刀阔斧的“青州”二字,素来古井无波的眸难得地起了丝波澜。

,与敌对邻国接壤的城池大多是民风彪悍的。

    说着,便学着他往常总对她的模样,抬手掐了掐年轻郎君那张白玉无瑕的脸,:“说到底,还是你这张脸太招人喜了。你可知,从前在朱福大街有多少小娘你?我到这会都还记着,你被小娘们团团围住,不来的场景。”

    暮四合,姜黎望着夜后便变得阒然幽静的商街,细的柳叶眉微微蹙起。

    一行人通关文牒,顺顺利利地城后,天已经暗了来。

    青州,青州。

    姜黎望着静默不语的霍珏,不知为何,竟然想起了初盛京的那日,霍珏亦是像现在一般,静静地望着写着“霍府”二字的匾额,明明面无波澜,却让她看得心酸。

    可青州不一样,因着诗书传家的卫氏一族自青州,且世世代代扎在这片土地。

    不是因着近乡怯,而是因着,他不愿以那个受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霍督公回来。

    小姑娘一副兴师问罪、张牙舞爪的模样,可心里到底是疼着自家夫君的,手本没舍得使劲儿,也就

    霍珏温声说着,角不由得轻轻一弯。

    这宁静就像风雨来前的平静,无端端地就让人心里生些不安来。

    谁都想不到,曾经雪窗莹几蔚然成风的青州,会一夜间便变了模样。

    上辈他从未回来过这里。

    风沙随风扬起,天灰蒙,整座城池像是笼罩在一层霾里。

    等到车在客栈停靠时,何舟何宁俱都发现,自家主自打到了青州后的那极难察觉到的冷厉消散了。

    “不是。”霍珏顺着那半挑的布帘,望向窗外,平静,“从前的青州与桐安城一般,都是闹闹的。这里的人读书,到得夜里,不是酒肆也好,茶楼也罢,都摆‘斗文会’‘斗诗会’。耳濡目染之,连三岁小儿都能冒一两个雅致之词。”

    他作为卫家的小公,每逢门,青州的百姓们都忙着同他好,哪会骂他?

    姜黎听得有趣,眉间都忍不住染了笑意,:“那你小时候调不调?阿说你小的时候很不省心的,是不是也被人骂过?”

    霍珏瞧着小姑娘底的打趣,她的指尖,:“虽说我小时候没有大哥同阿那般省心,但到底算不上调,除了偶尔会被祖父罚抄书,倒是没被人骂过。”

    但饶是如此,那位一贯来清隽冷峻的状元郎还是被她这一掐,给掐来。

    卫氏一族的弟年满十二便要到学堂给人授课,青州泰半读书人皆自卫家的学堂。每年中秀才者、中举人者不知凡己。

    是啊,他回到青州了。

    却不想竟会这般宁静。

    卫家办了不少对外开放的学堂,你是贫苦百姓也好,是世家弟也好,只要想来学堂读书,都能来。

    榻的客栈就在青州的仙府街,客栈掌柜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那老人家坐在柜台后,支着,一脸昏昏睡。

    霍珏垂眸望着她颊边的两粒梨涡,安之若素地由着她掐。

    姜黎如那日一般,轻轻握住他的手,笑着:“霍珏,我们终于到青州了。”

    姜黎没忍住噗嗤一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卫家没了,霍家军散了,无数青州百姓心中的信仰也崩塌了。

    反正,从他开始,那个卫家二公卫瑾就已经死了,便是回来,也不过是一连认祖归宗都不能的孤魂野鬼。

    姜黎听罢,抿着嘴笑起来,:“从前你在朱福大街,总是冷着一张脸,也没人舍得骂你,还昧着良心夸你持谦秉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