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描淡写的语气,他并没有说明二胡怎么样遭到烧毁,厉劲秋仍能受那份忧伤惆怅。
冯元庆失明的睛,烧毁的木架、二胡,都是不可弥补的伤痛。
这一室的二胡悬于墙上,倒像是许许多多的人,愿意携手往前的象征。
幸好,钟应不是沉湎于悲痛的格。
他笑着继续说:“所以贺先生为冯先生找到了一把品相极好的黑檀六角蟒二胡,后来传给了柏老师。”
“爷爷曾经帮忙修正过琴筒,也说那是一把绝好的民国乐,不比冯先生原来的二胡差。”
不比原来的差,始终不是原来的。
可这想法只在厉劲秋心里过了一遍,不打算说来。
二胡的文化底蕴远不如古琴、琵琶,起源于民间艺术,自然也遭了不少轻视。
厉劲秋收起一腔愁绪,慨的端详乐
室里的二胡。
雕的、六角八角的、黑檀红木的。
平时看不玄机的二胡,齐整整的摆放在一起,连厉劲秋这
门外汉都能看
区别了。
他分辨不这些二胡的年代,却能
受到空气中燃烧的灵魂。
弦线上承载着音乐,音乐寄托着灵魂。
又在一代又一代主人奏响的旋律里,焕发新的光彩。
忽然,他视线一掠,看到了空只剩固定架的墙面。
“这些空缺的呢?”厉劲秋问,“是为以后
来的乐
,预备的地盘?”
钟应睛放光,说
:“是已经找到了新主人的乐
,留
来的空白。”
他抬手指了指其中一个空缺,“我的二胡,之前就挂在那儿。”
他跟着柏辉声学习二胡的时候,柏辉声甚至想将冯元庆的黑檀六角蟒琴传给他。
钟应拒绝了。
他是樊成云的徒弟,已经有了很多爷爷亲自斫制的古琴,再收柏辉声的珍贵二胡,实在是有些浪费。
于是,柏辉声第一次带他来到这里,让他自己挑一把合适的二胡。
那也是钟应第一次见到满墙乐,震撼于后来者对遗音雅社的执着。
钟应怀念的说:“我的二胡,是白
尾弓、银弦红木
,琴
有着灵巧的弯柄,如一
弯月,琴筒蒙着一张白皙的蛇纹
。”
“我取它的时候,这面墙还没那么空,满满的,好像一群无主的乐
,无人问津。”
“所以,乐室的墙面越空,我越
兴。这次我们二胡合奏,我也见到了许多曾经存放在乐
室的二胡。”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