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0(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前些时日黛玉想学古琴,这位老先生便又在林如海跟前好言相劝了一翻,黛玉知后心便有些不乐。

    黛玉埋怀里,闷闷不乐的应了声。

    随后数日,贾一面应付各家来贺的人,一面打,收拾东西装箱,十分琐碎,一时难以尽述,倒也不消多记。

    黛玉微微蹙眉,叹了:“方先生不适,布置好功课便提前学了。”

    第13章 第十三回

    黛玉对这位先生极尊敬,只是方先生才学人品虽好,为人却有些迂,信奉的是女无才便是德,女红针黹才是女的本等,虽奉命教导黛玉四书五经,私底却不止一次跟林如海提过,女应以贞静为要,读些烈女传贤媛集便罢,不必再去学那些诗词歌赋,四书五经。

    先前玉儿启蒙时还可以由他们夫妻俩教导,如今两人事多繁杂,实在没有多少闲暇,何况玉儿又聪明伶俐,还是有先生正经教导才是正理。

    开两朵,各表一枝。

    她从记事起便住在这里,几乎是在这里大,猛然听闻要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相熟的几个小姊妹只怕也不能再见了,心不免有些不安。

    黛玉年方五岁,年岁虽小,却生的极好,眉目致如画,肌肤白如玉,双眸似还清,真如明珠生玉莹光,非是人间凡品。

    贾亦有些疑惑:“老爷前些日不是说那位女先生不愿意来吗?怎的又改了主意?”

    忙碌了四五日,方将诸般事务打妥当,择了吉日,启程前往扬州。

    黛玉屈膝给

    林如海微微一叹,安女儿:“扬州离金陵并不远,玉儿随时可以与她们通信。”

正是林如海与贾唯一的嫡女黛玉。

    贾,蹙眉:“这倒罢了,只是方先生年事已,又故土难离,此次只怕是不会随我们去扬州。”

    李纨也送了两陪嫁中的古籍抄本,又思及二月十二是黛玉生日,她以前看书时便极喜聪明剔透的林妹妹,想起林妹妹擅琴,而上回清时她的嫁妆中恰巧有一架短琴,小巧致,正适合小姑娘用,便命人找了来,送与黛玉生辰贺礼。

    林如海莞尔一笑,招手叫女儿到边,温声:“我昨儿听方先生说你的诗大有了,你前儿说想学琴,为父已经替你找了位女先生,过一段时日就会到了。”

    此外茯苓之父刘有福亦带着几个事与贾家的船只同行,上携着李纨给的二百两金,他们此次江南一是贩些江南时

    父母请了安,贾拉着她坐,拿帕她额上的细汗,笑:“这会怎么过来了?”

    只见她穿着一件鹅黄弹墨绫夹袄,系着白绣折枝梅的百褶裙,更衬的一雪肤白如凝脂。

    黛玉闻言微微蹙眉小眉,抬看向贾,“妈妈,我们真的要搬走了吗?那我是不是见不到芸她们了?”

    京城荣国府中,派去扬州送礼的人业已发,各房都送了贺礼。

    贾轻轻抚了抚她的,柔声:“我们还有些日才动,在这之前你可以好好与她们个别。”

    林如海微微一笑,:“这位先生原是扬州人士,先时不愿来金陵便是打算回原籍养老,如今听说我们将去扬州赴任,自然无有不肯的。”

    方先生正是旧年林如海给黛玉聘请的先生,原先曾中过士的,只是被废太一事牵连,才丢了官,才学极好,只是年纪大了些,早年又在狱中受了罪,一遇雨天便容易腰疼痛。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黛玉闻言极为喜,忙:“真的?爹爹,先生几时能到?”

    至于为玉儿延请西席之事只能暂且搁置了,待到了扬州安顿来再打算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