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045【古文观止】(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明代文学发展脉络,赵瀚是大略知的,因为专业课老师大略讲过。

    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大明一共经历了三次文学复古运动。

    此时此刻,第二次复古运动早已结束,第三次复古运动还在萌芽当中。

    在两次复古之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衰落。

    万历时期,朝政腐败,社会矛盾重重。包大量异端思想的(李贽)刊印,奠定了浪漫主义文学思的基石。

    随即,公安三袁横空世,通俗文学也百齐放,翻开了明代文学最彩的篇章。

    当时的行文学有三:公安派文学、、讽刺文学。

    明代海量的小黄文,多在这个时期产

    公安三袁死了两个,硕果仅存的袁中,突然自我否定和修正。他抛弃复古主义回归路(真),严重倒向复古派(伟丽虚矫),浪漫主义文学思戛然而止。

    于是,竟陵派。

    竟陵派一边取公安派的灵主义,一边调古典诗歌的裁法度。

    两者之间,很难行调和,导致明末诗歌充满幽鬼趣,力求晦涩诡谲、怪字险韵,已然彻底走了邪之中。

    文章也是如此,士们喜研究秦汉古文,又不取秦汉古文的菁华。反而衷于晦涩诡谲,特别喜用生僻字。

    崇祯初年,青黄不接,属于大明文气最凋敝的年代!

    ……

    船儿在石塘镇停靠,费映环手捧,已然失去访友的兴致,只想留在船上继续读文章。

    “少爷,到了。”魏剑雄提醒说。

    费映环只得捧着书走,徜徉回味古文真趣,满脑的“朝闻,夕死足矣”。

    赵瀚跟在后,望着那繁忙码,此刻目瞪呆,心想:铅山县究竟有多少个超级大镇?

    石塘镇,明代全国最大的造纸业中心!

    仅此一镇,每年造纸1000多万张,其中30多万张奏本纸是贡品,专门作为朝廷官员的奏章用纸。

    镇上的造纸工人就上万,而此时整个铅山县,在籍人也只有一万多。

    来到镇外的豪华大宅,递上名帖之后,门立即带他们去会客厅。

    “大昭兄,哪阵风把你来了?”费兆甲走院落迎接。

    费映环说:“犬童试,顺便来你这里走走。”

    费兆甲是费映环的族兄弟,并不自横林主宗,两支的字辈都对不上。

    石塘费氏也很有实力,主要经营造纸业务,费兆甲的家里养了上千造纸工人。

    寒暄两句,费映环迫不及待:“贤弟且观此书。”

    费兆甲亦颇有才名,可惜只是个秀才。他瞧了瞧封面,便摇:“这本书我看过,对科举文章无甚帮助。”

    费映环想了想,说:“确实如此。”

    科举发展到明末,四书五经的每个句,都被反复考过多次,本不可能再写样。

    那就只能一味求怪,越怪就越能引阅卷官。

    能用生僻字,就决不写常用字。

    一个字有多写法,那就专挑复杂的来写。

    而唐宋八大家,皆真,遣词造句比较直白。这文风很难模仿,若无厚的功底,若无丰富的阅历,便容易写得平庸浅。

    科举文章,最怕平庸,到了明末,士脆不读八大家。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