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一五章 技术保护(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669年11月2日,汉洲,建业。

    齐国工商尚书栾金兴将手里的申请文书轻轻地放在桌面上,然后微笑着摇:“曹大掌柜,你这份采购申请不要说我们工商不会予以批准,就是工那里,也不会让你们将此类机械运到印度地区的。”

    “为何?”新任印度商社大掌柜曹宁心中有些不虞,沉声说:“我知咱们齐国不允许机械至其他国家,以防技术扩散。但我们印度商社几乎彻底控制了科钦王国和大半个丘隆王国,完全可以到将此类机械置于最为安全的地方,并隔绝任何外国势力和当地土人获取这些先机械以及相应制造技术。”

    曹宁曾为民调指挥使,又是昔日齐王倚重的亲信之臣,在印度商社前大掌柜白远贵两年前病逝后,被阁提名为新一任大掌柜,成为这家国最大的海外贸易商社的当家人。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关系和昔日威势,将这份被数度驳回的脱棉机采购申请递给工商,对方多少要给些面,况且还是自己亲自,批准这份申请当不在话

    可谁知,栾金兴只是随意看了看,便将这份申请推了过来,直接明言拒绝批准。

    随着汉洲本土的棉纺织业兴起,而国产量仍不堪足用,在这,来自印度地区的棉便成为国各个纺织工厂最为关键的原料来源。

    靛蓝、硝石、女和棉已成为印度商社运回国数量最大的四商品,其中,棉的贸易份额便占了近六成以上。众所周知,棉在海上运输上是属于纯粹的抛货,会占据船上的大量舱位。

    印度商社为了节约运输棉过程中的舱位空间,以便去装载更多的其他货,曾在印度当地建立了若脱籽理厂,利用当地大的人力资源,使用一些比较落后的脱籽机械和人工,将籽棉转变成棉,继而再打包运回汉洲本土。

    但落后的机械和笨拙的人工,使得棉脱籽作业效率非常低,收购而来的棉在港堆积如山,使得大分棉往往等不到脱籽全完成,便不得不匆匆打包装船运往汉洲。

    于是,印度商社中的一些掌柜便建议从本土引大量效率的脱棉机,于印度当地加工。如此,便可将棉的运输量至少可以提升四成以上,为商社创造更多的商业利

    可采购申请递后,连续数年被工商以违反技术扩散为由,给一次又一次否决,让印度商社叫苦不迭。

    “曹大掌柜,这些先机械运往印度地区,你就敢保证不会现任何技术密的风险?”栾金兴见曹宁有些不满,郑重地说:“需知,我齐国保持大的关键,就在于工业技术方面远超他国,可以凭借我们大的生产优势,抵消我们尚不丰裕的人规模。另外,我们之所以要求你们印度商社运回的大量籽棉,这样不仅可以为我齐国棉加工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能拉我们的棉加工产业链条,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