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戏明 第460(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接着问题又来了,邸报容庞大又繁杂,大伙也不耐烦一项项去看。

    于是抄报行又有了一步发展:不仅能帮忙抄,还能帮忙归纳总结!他们能贴心地给你好摘要,你看完摘要就知都发生什么事了!实在有需要详细了解的,你再去看原文也不迟。

    只要肯给钱,什么样的服务你都能享受到!

    文哥儿微微坐直了,在王恕面前说起自己的规划:“正是因为民间已有报房、抄报行之类的铺,我才想要这么一份报纸。商贾这些事无非是有利可图,倘若将来百姓都习惯了听他们传报的消息,朝廷的境便会十分被动。既然这一块已经快要成为一个成熟的行业,就必须行适当的引导!”

    就像小孩儿不可能一生来就自觉地往好的方向成,行业的形成和发展也是需要引导和规范的。只要你敢放任不,以后它就让你会到什么叫想不了!

    王恕沉起来。

    文哥儿:“有些东西我们可以不去动用,但手里决不能没有。”

    不是战场上用的武还是舆论上用的武,平时当然都是能不动用便不动用。可是到了要用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手空空如也,再怎么后悔都来不及了!

    临阵磨枪也许还不太晚,可你连枪都得现打,那就有愁人了。

    所以嘛,他们可以趁现在还用不上提前些准备。

    万一以后不幸要用了好歹可以来个临阵磨枪!

    王恕:“你说得倒也在理。”

    这就是同意了。

    文哥儿便谢过王恕辞去。

    不什么时代,人们永远都有了解新闻的需求,只是大分人的鉴别能力和筛选能力都很有限,以讹传讹或者听风就是雨的况不在少数。

    这就需要有专业人士行把关,确保容的及时、真实以及有价值。

    遗憾的是很多民间报房并没有这样的专业平。

    更重要的是许多涉足这一行业的商贾与走报人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难免会对事实行夸大或剪接以达成自己的目的。

    别说百姓分辨能力差了,便是官员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

    历史上就有过这么一段有意思的记载:明朝地方官员消息不灵通,连自己的升迁都是靠走报人捎回去的邸报容。当时有个急的地方二把手听走报人说自己要升官了,兴冲冲地跑去跟一把手辞行。

    结果都完别了,那官员才发现是走报人传假消息骗赏钱!

    经此一事,那官员羞惭得没脸当官了,灰溜溜地辞官回老家去。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