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江氏(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徐肃仪的房间里正燃着香,因端微喜这香气,故而她时常多燃。江禹淮将伞收起,回闭的窗开了一条隙:“听闻殿大病初愈,香气过,恐不利于养。因有急事,徐女官在府前理,还请殿稍候片刻。”

    “不错,”端微端起了茶杯,“不过我只知有此事,却不知此事因何而起。我病了好些年,若不是……兴许这事我不必烦忧。听公的意思,是知此事因何而起?”

    端微微微张嘴,见他朝着徐肃仪的房间走,并未立刻跟过去,反倒站在原地,有些警惕地看向他的脸:“你说你便是那人,可有证据?”

    “纳妾?”端微声音一停,刚喝去的一茶顿觉苦涩无比,“我记着大齐律规定,凡七品及七品以上官员,不得纳妾,若有违者不仅官职难保,还有牢狱之灾。”

    “计抚司,殿边。”

    “你是江禹淮?”端微不由得吃惊,睛随之眯了眯,“那江近月是你何人?”

    “且不说崔复,大理寺掌官员刑事之审判,刑掌司法政令,兼有复审理之职,如此重要的两,竟有盘错节的势力纠缠,那天断狱之事,岂不都是崔家人说了算了?”端微不禁冷笑了一声,“怪不得崔复敢纳女为妾。”

    “谁?”端微声音蓦然冷了来,“谁教他敢这样有恃无恐?”

    “家父乃庐陵太守,此事正从庐陵而起。”江禹淮微微低,喝了一茶,随即抬看向端微,“庐陵地方豪甚多,家父虽着意治理,然其在庐陵基已,难以撼动。先前有兴平崔氏,家中弟均捐官于庐陵,前年天,其幼崔复捐兴平县令,于同年冬日,纳了同县丁氏女为妾。”

    “殿,今日徐女官想要为您引荐的人,正是在,”他声音平稳有力,带着些笑意,“还请殿随在前来,此路,请殿多加小心。”

    “看来此事须得尽快解决,只是朝政之事均有理,我虽贵为储君,却形同虚设,”端微抬手轻轻着自己的眉心,“若是贸然将公,恐让人生疑。”

至少样貌如此丽的男,她若见过一定会有些印象。

    “刑上书提议重修大齐律,恐怕正是担心日后崔复之事被人揭发,若在此之前重修律法,兴许不仅会免了崔复的罪,还会免了许多像崔复一样的人的罪,”江禹淮低笑一声,“凡朝中官员有私纳妾者,必当对此事全力支持。而公主崩逝,更是给了他们可趁之机。”

    “殿不必将在置于六,”江禹淮微微一笑,“在只需待在一个地方便好行事。”

    “不错,崔复却以试法,先后已纳三妾。若其朝中无人,必定不敢如此放肆。”

    端微不解:“何?”

    “回殿,近月乃是家中小妹,与殿曾有一面之缘,”江禹淮低说着,“舍妹知我近日来京,特地嘱我带回殿的近况。自三年前别后,舍妹时常说起殿乃有天人之姿,今日一见,确如舍妹所说。”

    端微一时间舒了气,三年前她确实与江近月有过一面之缘,此事无人知晓。她抬手额前的雨珠,随着他向前走去,语气已然轻松了许多:“近月是曾提起家中兄,你莫怪我多问,今时今日,我不得不万事小心。”

    “殿忧虑,在知晓。”

    他行事细致而得,言语也颇为有礼,端微不禁多看了他几。只见他坐至端微的对面,为她倒了一杯茶,慢慢地端到了她的面前:“近日朝中言及该修大齐律令,殿所烦忧之事,可是此事?”

    男转过,像是料到了端微会这样问。见端微的脑袋仍在伞外,他上前将自己的伞撑了一些,低看向端微的睛:“殿,在姓江,名禹淮,乃庐陵江氏,与徐女官于数年前在庐陵相识,想必徐女官也向殿提起过。”

    本以为不会碰到其他人,看来是她有些大意了。端微正犹豫着怎么开,只见他淡淡笑了笑,将的伞向前一倾,遮住了端微的脑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崔复的兄崔汝,官拜刑侍郎。崔复的堂兄,官拜大理寺卿。”江禹淮语气低了一些,带了些嘲意,“崔氏一门在刑与大理寺皆有依靠,才敢如此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