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二章 国子监(上)(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接着宋濂又补充:“若是朝廷赶着用人,臣还可再行压缩时间,两年即可达到小成学问”

    宋濂:“臣为国监祭酒,自然知此事”

    “老师”朱标述说:“学生想问一问,基础较差底蕴尚浅的国监学生大概需要多时间才能够从这里完成学业”

    朱标很清楚,移土政策和鱼鳞册政策目前还没有全面展开,等全面展开的时候所需的人员一定是海量的,就目前朝廷这些官员全撒去也不够。

    朱标帮忙整理着宋濂桌上的书籍,温声说:“老师客气了,学生恰时路过国监,正有一事希望老师指教”

    朱标听了很久,不知是因为太时间没上学的原因还是什么,就不知怎么的,总是觉越听越不对劲。

    既然是培养基础官员,那么门槛也就降低了许多,除人品德行过关外只要能识字即可。

    于是其中就有不少只是偷听过两节私塾课的人前来报到,而有的比较机灵且有些文化底蕴的人便已经派去任职了。

    朱标整理完书籍后又扶助宋濂坐,自己也跟着坐在了旁边,又让张保守在门外,准备与老师好生谈一番。

    片刻后,宋濂认真的说:“鉴于基础较差底蕴尚浅等因素,臣以为短则三年,则五年方有一丝成就”

    搓着独自一人细细思索,朱标可算是想明白了。

    说起来也是自己疏忽了,只想着给国监招人,还没想到给先生们提醒一朝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宋濂闻声连忙放手中书籍拱手:“臣拜见太殿

    路过朱标的时候,虽然不识前之人是何人,但从着装便可以看此人绝非一般人。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读书不能会贯通用于实际,那么读的书再多也没有用,全都是空想拿来什么呢。

    正想着,课堂随着宋濂的课声,学生们全都有规有矩的行礼拜退。

    宋濂是老实人,听完朱标的问题后认真的想了想又算了算。

    朱标默默的摇了摇:“老师可知目前国监学生的一应用度皆有朝廷拨付”

    一转角就见宋濂正在整理着桌上的书籍,走上前轻声:“学生朱标又要来打搅老师了”

    “殿但说无妨,臣定当知无不言”

    待学生都走完了,朱标才向学堂走去。

    原来是讲的课程有问题,或者是说针对的上课人群有问题,看来是时候与宋濂先生好好沟通沟通了。

    朱标在游期间已经见过太多只能读圣贤书而不能事的人了,这书读得的是面面俱全,可是一到事的时候就变得非常之拉跨,脑迟迟转不过来弯儿。

    没有大才就从基础官员里矮个里挑个儿呗,不然还能咋的。

    朱标估摸着这况可能还会持续一两年,毕竟大明科举还没有举行过一次呢。

    朱标轻手轻脚的来到学堂门外,学堂传来宋濂先生读书的声音,读完以后又是一顿解释。

事安稳即可。

    因而路过者皆有拜礼,朱标一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