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342(4/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兴起又式微,你看看那些所谓的政治明星,一个个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的理念和主义实现了吗?能个寓公都属善终,若不能善终,不外乎沦为独夫民贼,成为新的贫弱动源……

    “中国这个地方的事,远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复杂、都难办,谁能断定何人是对何人是错,哪方能成哪方必败呢?我不能给正确的判断,但你们要我说的话,我以为不妨把国家大势先撇开,从小看看不同主义的人的事。

    “我去年到西北地区游历过,去过才知为何彼地易生饥馑,一遇荒年动不动就饿殍千里。说起西北地区的秦州,自清末以来就盛产罂、粟,清亡后历代军阀也延此陋俗,皆有迫农民植罂、粟之弊。历任军阀植罂、粟,是以鸦片收获利,一面供他们自己挥霍享乐,一面又从洋人那买兵战。

    “大片沃的土地了罂、粟,百姓赖以裹腹的小米、玉米、麦供应不足,农民没有余粮余钱,一遇灾荒就只好背井离乡,跑到外地去乞度日,自清末以来,死在逃荒路上的饥民,至少有百万之众了吧。”

    室所有人都到心凝重,孟太太里闪动着光。孟先生喟然叹,沉默片刻又继续说起来:

    “孟言,民贵君轻,社稷次之,唐太宗也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是那些封建王朝的开明君主,也知要养民护民以收笼人心。可是现在的当局者们,绝大多数都在本末倒置,将民人驱驰如犬羊牲畜,作为上位者哪有父母之心呢。

    “应天政府固然有一些好政策,但实际效果让人不敢恭维。譬如讲,被他们斥责伤风败俗的ji女,原本也不过是生民之一,不过因为乡村凋敝颓败,动不动兵争不止,小农经济又被冲击,只好背井离乡到异地他乡求生计。可她们既没有受过好教育,民国也没有那么多企业,给她们提供应当的工作机会。如此政府又取缔她们,驱赶她们,便只好去货卖了,这是战争和洋人夺不走的资本。

    “建立所谓‘苏维埃’的那群人,目还不知他们是何等样人,亦不知应天政府还能容忍他们几时,更不知他们的前途远景在哪,终究有无可能实现他们主义。

    “但以老夫近来研究的心得,公民党之主义几经变更,他们自家人讲的‘三民主义’,是谓‘民族、民权、民生’。实行民族主义就当反抗外来侵略,可洋人还在中国横行,他们还在忙于战,况且应天政府武备也算孱弱,暂时还践行不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是谓民主政治,他们讲国民还需要教育,制度还需要建设,这一条暂时缓办也无可厚非;可是民生主义讲‘平均地权,限制资本’,这些事为何也迟迟不办?

    “是因其党政军,掣肘斗争太多,利益纠葛太复杂。所以,我听公民党喊号许久,却没见他们办成什么善事。

    “而社会党比较……比较特殊,呃,他们的政策明确利民,撇开其军事、政治诉求和那些难以卒信的阶级zhuān政之怪谈,老夫以为最大的可取之,是他们不单单向人们喊号,而是确实把事到实,他们分土地、办工厂以养民,办学校、扫盲以教民,禁鸦、片利贷、除恶霸以护民。”

    启民继续提他的疑惑:“可是社会党,确实杀了不少人,而且报纸说他们是寇,这里钻一阵那里钻一阵,居无定所的一些理想主义者,说白了跟草寇差不了多少,如何能彻底实施他们的纲领,践行他们的主义呢?而且他们还想攻占大城市,一次次失败了不是吗?他们的希望在哪里?”

    孟太太拿过烟灰缸,孟先生磕磕它的烟斗,想重新填些烟叶又放,他自己一会一会摇,唏嘘地:“这也是为父的疑虑啊,他们的主义虽有利民之,可他们如何生存去呢?”

    ……

    作者有话说: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