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5章“你曾是我最心疼的孩子”(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哪怕他回京后,一路歌猛,官运亨达,但她总是觉得母二人仿佛隔了一层,他闹的许多事只让她觉得疲累,置养外室,不顾发妻,不养,如今不顾亲弟,算计侄女,老太太看不明白也想不通,或许从一开始便错了。

    他们夫妻二人倒是自得,可公公去后,国公府的门冷落,还很有些闲言碎语。那时的戚珏还是个少年人,其中的落差,在书院读书的他受到的影响最为直接。

    这世里,世家联姻,家族互利,牺牲的总是女的一生,她得看着不让他利用府里剩女郎的前程。

    她又:“还有么,”老太太冷笑一声,“就是少叫那边撺掇着闹事。”

    年轻时,公公是个有本事的,但他丈夫比起来有些平庸,继承了国公府却无一官半职。

    她在屋静静坐着,仿佛看到那个小小孩童举着那卷诗经回最后挥了挥手,慢慢变成小,越来越远远了……

    他到了青城以后,并不倦怠,克己奉公,清正廉明,即便两地千里之遥,陆续来往的消息愈发少了,可也知他陆续了许多政绩,一直官至益州知府,官四品。第五年,益州府遇了洪灾,他治有功,被先帝召回京都。

    那卷书的首页,誊抄了《诗经·棠棣》里的一句话——“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他知日后是他承袭爵位,将要成为这国公府的主君,便更是勤奋读书,破釜沉舟,要为自己谋一份前程。他一步步努力,在那些斐言和压力参加闱,得了贡士,后又参加殿试,得第十名,堪堪踏二甲之列。逢年,赐官益州府青城知县,官七品。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可那个小小少年好像不知何时变了。

    是功名利禄迷了他的心吗?

    老太太没再说话,她像是还望着理国公刚才的背影,仿佛从那背影里看到了往日孩童的影。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家训有言如此,可能错的还有她这个母亲,她心疼这个孩十几年的辛苦,从不曾严厉训斥,如今也晚了,可她不能置另外两个孩不顾,她想弥补,可却让更多人都在受着委屈。

她个说法。还有另外的六成,则都是我的私心。一则是,我看这次的事叁儿是对他冷了心了,但我总盼着他们还能兄弟相携,互相帮扶。二则,我得盯着其他几个丫的婚事,特别是大哥儿的。”

    常嬷嬷不知听懂了几分,但她听明白了,老夫人已经好了决定要此事,不必她再规劝甚么,应:“老夫人有了主意就好,是老多嘴了。”

    青城距京都山路远,兄弟叁人商量过后,决定留兄弟二人在京照顾双亲,期至,他一人便远赴千里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