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三章 科研就是烧钱(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5万元一公斤的原料,已经超了吴贤的想象力。几分钟前,他还在为自己一上午赚到10元钱而激动,现在凡却在跟他谈论5万元一公斤的原料。

    这一刻,他仿佛被杨凯附了,也萌生了一要给小师弟讲讲人生理的望。吴贤毕竟只是一个大一的新生,压就不知科研是怎么回事。凡是个穿越者,是亲参与过许多重大科研项目的。

    说到底,国家有钱了,能够玩得起尖端的东西了。

    新世纪之后,国家建了一大批所谓“大科学装置”,诸如散裂中源装置、同步辐光源装置、500米径球面电望远镜、全超导托卡聚变实验装置,都是拿着钱砸来的。这些装置很多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却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

对国家来说太遥远了,所以,至少在20年,国家是不可能有钱来支持这个项目的。”

    “那如果我不需要国家支持,我自己呢?”吴贤问。

    在凡参加过的项目中,学术大们手上的经费动辄就是几千万。一个实验扔去几十万,大家都不眨。

    “这”吴贤哑了,睛里掠过一抹黯然。

    “烧钱你是说纸钱?”吴贤懵懵懂懂地问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科研不是光有一个想法就够的,也不是光有一份就够的。”凡劝

    吴贤想的研究,难度更大,凡能够想象得,那几乎就是一个无底,扔多少钱去都填不满。这样的研究,今天的中国肯定是负担不起的,这意味着吴本就不可能什么东西来,只能是徒耗青

    “我给你举个例,海老师准备搞稀土化剂的研究,99纯度的氧化钇,一公斤是230元;96纯度的氧化镝,一公斤是600元。

    “如果你没有经费,你准备用你的工资去买这些化学原料吗?”

    “这些还算是便宜的。如果要媒的研究,金属钌的价格差不多要5万元一公斤,而且要用外汇。

    凡说:“你自己,怎么?你需要实验吧,实验就需要钱。如果申请不到经费,你就没有钱,怎么能去?”

    而在1982年这个时,中国还是一个彻彻尾的穷国,科研经费数量不敌国的一个零。像杨凯打算计算量化学的研究,却连一台属于自己的个人计算机都没有,只能去和别人抢计算中心的零散机时,凭这,怎么去冲击国际前沿?

    新世纪,中国的科研全面发力,成果迭,sci论文数量甚至超过了国,成为世界第一。在这些成果的背后,是雄厚的财力在作为支撑。

    “什么纸钱,真钱,人民币,大团结!”凡说,“烧钱,就是拿着大团结往火里扔,一捆一捆地扔。要想一个像样的成果,就得这样钱。

    “我跟你说,科研就是烧钱,烧钱你懂吗?”凡问。

    “那”吴贤瞠目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