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五十四章 莫如授人以渔(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劳动局本并不能创造就业岗位,劳动局只是就业岗位的搬运工而已。

    “这怎么可能!”梁栋泉哈哈大笑,“孙记者愿意报我们的工作,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我们不得孙记者就呆在我们灵川不走呢。”

    这能省多少麻烦!

    梁栋泉在此前绕不过的弯,就是觉得待业青年自谋职业这件事,与劳动局没关系,甚至还会让人质疑劳动局的能力。

    凡提的方案,是让待业青年自己去创业。自谋职业也是就业,也能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事实上,国家这两年放开了个经营,目的也在于此。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在创造不就业岗位的,劳动局不等不靠,动腦、想办法,为待业青年提供就业指导,给他们传授技能,让他们拥有自主就业的能力,这不是响当当的政绩吗?

    “同谢同谢,我也要谢过小给我们提供的这个金,不,是千金不换的好!”梁栋泉也举起了汽,大声地说

岗位,再把手的待业青年安排到这些岗位上去。

    比如说,如果梁栋泉在劳动局的工作计划中提让待业青年自谋路,领导肯定要说,那你们劳动局是嘛吃的。

    现在思路变了,自己只需要从凡那里到化学清洗剂,然后开一个培训班,谁愿意来學都可以,学会了就从劳动局买清洗剂,自己去开拓市场,赔了赚,劳动局概不负责。

    灵川市的就业岗位少,那是各个职能门的问题,工厂不願意招工,商店人滿为患,劳动局有什么办法?

    依此类推,后续还可以找到其他的项目,也照此办理,何乐而不为?

    “梁局,如果灵川劳动局要建立就业培训中心,我想请求允许我追踪报。培训中心的毕业生,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了自主就业,效果如何,都是社会公众非常关注的。到时候,梁局可别嫌我来得太勤哦。”孙杉杉笑呵呵地说

    自己先前想着建立一家化学清洗公司,其实麻烦事也不少。成立公司需要有资本,还得考虑挂靠到哪个单位,招工、理都有一堆事

    可这几年,上山乡的政策停止了,而且原来安排到农村去的那些知青也回来了,相当于过去十几年遗留的就业压力都压在了现在。全地区的待业青年已经达到了3万。他梁栋泉就算有天大的本事,又岂能变得3万个就业岗位?

    在前些年,这样还是可以的。每年新增的劳动力,绝大多数都以上山乡的方式安排到农村去了,留来的人数不多,随便哪个单位几个,也就解决了。

    可现在,梁栋泉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己虽然不能给待业青年提供就业岗位,但可以为他们提供就业培训啊。

    “那好,我就以汽当酒,先谢过梁局了。”孙杉杉说着,端起了面前的汽,向梁栋泉说

    而因此带来的就业,却是可以写劳动局的工作汇报里的,因为这是在劳动局的指导创业来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