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五十章 那是过去的事qing(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农资局有时候能够到一些的日本素,普通农民基本上是看不到的,素还在铁路上的时候就已经被县里大大小小的们在纸面上瓜分掉了。

    其实,前一段时间他已经听化工设计院的专家以及周晓芸跟他讲过,沧海化厂的这铵改装置,最心的工艺都是照着他提的想法设计的。有不止一个专家对他说,这装置中贡献最大的人莫过于他凡。

    这些话,自然也是会传到逸平耳朵里去的,据告诉凡,逸平在很多个场合都很凡尔赛地向别人,说自己的儿在这个铵改项目中了何等的贡献。

    “嗯嗯,我明白,我明白。”不迭。

    碳酸氢铵也罢,素也罢,有效成分都是其中的合成氨,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合成氨中的氮。碳酸氢铵氮量是177,素是467,大约1公斤素抵26公斤碳铵。如果考虑到碳酸氢铵易分解,造成失,实际上1公斤素的效果要超过3公斤碳铵。

    沧海化厂过去的产能是一年生产5000吨合成氨,加工成2万吨碳酸氢铵,分到全县农村,缺还有很大,所以表现为供不应求。

    如今,化厂鸟枪换炮,自己能够生产素了,逸平居然说销售成了大问题。难是上门来买素的关系太多,多到一年4万吨的产能都不够分了?

    至于刚才那番话,自然是老爹在儿面前的习惯cao作,没准接来还要说几句诸如“九不自夸”之类的古训。

阿姨还有化工的专家的?人家说了,你提的那几个鬼,对人家也就是有启发而已,离真正的设计还差得远呢。”

    “不过……”

    就在凡准备接受老爹的训导之时,逸平却是话锋一转,皱着眉

    但经过铵改的改造,化厂的产能提到了年产2万吨合成氨,4万吨素,相当于12万吨碳酸氢铵的效,就远远超全县农村的需求了。

    逸平说:“你说的到素,那是过去的事。过去咱们厂一年是5000吨合成氨,生产成碳铵,再分到全县农村,肯定是有缺的。但现在一搞到20000吨合成氨,就远远过剩了。”

    “销售?”凡一愣,“现在不是到都缺素吗,销售怎么会有问题?”

    “生产方面已经没啥问题了,但生产来的素,销售却成了一个大问题,我还想听听你的想法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但现在不行,因为农民还穷得很,买不起那么多化

    当然,农村对于化的需求也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农村越来越富裕,农民的购买能力也不断提升。到后世,像沧塘这样的一个县,消化掉4万吨素也是毫无难度的。

    要知,现在是1983年,国除了待业青年过剩之外,余的什么东西都短缺。过去化厂生产的化,还是那效比较低的碳酸氢铵,都是于供不应求状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