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39节(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从他中,李勣大将军‘亲切问’了一些百济都城泗沘城的防守报。

    见李勣命人去速送报,副将孙仁师不由问:“大将军,咱们这边平叛,大约一两个月也就完了,到时候便可去百济都城泗沘城与苏大将军汇合。”

    思量片刻后,李勣决定派人快将此信送与苏定方——

    姜沃知他会的。

    虽说没有李义府的心意,给刘仁轨削成白板,让他以白去军队中。

    东征百济的路战船,已经能遥遥望到陆地的之时,走陆路辽东的李勣大将军,已经先一步到达句丽地界。

    李勣不再理会别人的异议,只派一队兵去送信。

    如今却是海战后接着攻城战啊,难一月能灭了百济不成?

    有的外夷,真的是只服武德。

    且说,孙仁师的想法,也是百济国的想法。

    反而摇一变,也开始阻拦倭国给大唐贡,甚至是阻拦倭国遣唐使。

    朝堂之中,只要有争议,就需要时间来解决争议。

    此事颇耗时间力。

    姜沃并不是坐在安城里,空想倭国的银矿。

    正在漫山遍野抓叛军中。

    姜沃知,别看现在新罗被百济和倭国联手打的嗷嗷叫,哭唧唧来大唐求援,一副忠臣虔诚状。

    百济国的两派吵了几日后,终于有了结果——

    还非得是刘仁轨这狠人的武德才用。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李义府继续快乐卖官。

    何必急于将百济义慈王的消息与苏大将军送去?

    故而此番吏照许侍中之言,将你调离门省送军中,并非贬黜,而是量才而用。

    正是最好的教学战。

    孙仁师:?

    没想到此番还能留住个五品官位。可见已然是吏回护周全,圣人宽容大量,他必尽忠职守!

    当然,也有一分悲观(清醒)派,觉得唐军这次是大军压境,战船连天而来,只怕是锐不可当,要举全国之力防范才是。

    史册上,刘仁轨在之后几年,一直镇守百济,并于白江一战,稳定发挥大唐武德,以少胜多,大破倭国军。

    但刺走了就好。

    倒不是他们吵了结果,而是苏定方友好贴的,替这些‘选择困难症’了选择。

    打的倭国迅速‘认清形势’,终唐一朝,再没有主动敢招惹过大唐,而是一直保持积极靠拢不断‘学习’的模式。

    那时候,新罗已经忘记了,因‘百济阻拦他们给唐朝上贡’,他们曾向大唐求援的旧事。

    没想到,吏姜侍郎亲自批了准刘仁轨调离门省。

    两日前,苏定方刚来信报,已经破熊津江的百济军队,成功登陆百济,正在把战线往前平推。

    而是,早就送去了这位能镇压新罗、百济、倭国的狠人。

    他亲率兵,兵临城

    但在大唐灭掉句丽和百济后,新罗作为朝鲜半岛剩的唯一本土大势力,越来越膨胀。在大唐的安东都护府迁后,新罗就趁机算是统一了整个朝鲜半岛。

    其实非得这般狠人,而非君,才能制住某些外夷。

    他知苏大将军作战勇猛,但从前是打西突厥、吐蕃,那是骑兵战自然快。

    李勣却只是摇摇:“咱们这边既然需要一月余,只怕来不及与苏定方会合了。”

    刘仁轨也很脆坦率,欣然领此军务,甚至还跟姜沃直白:原以为把李侍郎得罪死了,又把上峰许敬宗的面扫了,得被罢免官职呢。

    百济朝堂上,以国王义慈王为首的一派人,觉得唐军远而来,且不如他们常习战,定然是疲劳之师不足为患。

会在其中调查阻拦此事。

    这日,先锋将薛仁贵抓到了一条大鱼。正是负责与百济国联络的句丽叛军。

    且这一回征百济,是有李勣大将军和苏定方大将军两人亲自挂帅。

    显庆五年,三月底。

    作为吏侍郎(人事主),此次调任事,姜沃是特意跟刘仁轨谈过话的:组织上知这件事不是你的错。你是秉公行事,倒是上峰褊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