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算有人贪图这个五品的官位,想要去宁州混资历,姜沃还觉得不放心——
宁州地理位置要,吐蕃若要
犯大唐,便可经陇右,此地必得经年屯兵驻防。
再有……
几乎与姜沃的思维同步,狄仁杰:“宁州不但是屯兵地,其
壤甘,更有大片平原,
草丰茂。是我朝豢养军
之
。”
“然这两年,宁州每年供给兵的军
,较之从前少了两成。”宁州当地报的是一年是旱涝不定
草不丰,一年是
匹不幸染了群疫。
也不知是真的天灾,还是当地吏治了问题。
显然,狄仁杰对宁州已经很全面的了解过了。
他目光定澄然:“姜侍郎,我想外放宁州为此刺史。”又加了一句:“若是我资历不够,我也愿意去
史,让原本的老
史升任刺史。”
姜沃从桌上拿起一公文:“你应当也知,吏
已然拟了奏表,只等二圣朱批后,你便是大理寺正了。”
如今的奏疏,皇帝不会每份都朱批,百司奏表,只有皇后朱批的,也一样通行。
因此朝中都称一声‘二圣朱批’。
大理寺正,五品。
宁州属于州,刺史官职,亦是五品。
但两者差距甚大,一个是掌刑狱科条的京官,一个却是去苦寒多纷争之地,吃力不讨好的刺史。
姜沃问:“你决定了?”
狄仁杰,又格外对她解释
:“我知当年姜侍郎荐我去黔州,随赵国公与大公
编纂修订律法,是对我寄予厚望。是想我在大理寺磨练,之后也能为国朝修订律法……”
因而他来求外放的时候,其实心是有些挣扎的。
他是个心正的人,旁人的扶助都一直记在心上。
狄仁杰从没忘记,当年阎立本阎师带他往姜侍郎府上行卷之事。更没忘记当年他往黔州去的旧事——能跟随赵国公修律法,于他实在是极珍贵的机会。
且狄仁杰也知,姜侍郎今岁预备举荐他为大理寺正。
他此时来要求外放……总觉得似乎有些辜负姜侍郎的好意。
姜沃观他神,一
看透他心中所想之事。直接摇
笑着打断:“不,怀英。我对你的厚望,是有修律,却绝不止于修律。”
狄仁杰微怔。
抬见对面人笑意温和,声音一如既往的沉定,似乎让听者心中也跟着平静
来——
姜侍郎对他:“只盼怀英此去,能够抚和戎夏,整顿宁州吏治,更
屯兵事。”
文武兼备,能够经营一方,民安民,方为大唐相才!
狄仁杰郑重:“吾虽不才,自当勉之!此去必尽全力,以求不负朝廷所托,不负姜侍郎成全。”
这一年二月里,姜沃不但为狄仁杰送行,还接到了一位归人。
裴行俭安城的时候,心中也颇多
慨。
从去岁二月随大军征百济,到今岁归朝,足足一年的时间门啊。
裴行俭久违踏吏
侍郎院后,就见山茶树
,蕉叶覆鹿的案桌旁,坐着一个熟悉的
影。
姜沃已经备好了茶,算是替他接风洗尘。
见他门,姜沃就笑问
:“裴侍郎缺值一年有余,不知该如何算考评?”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