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盛唐小女官 第59节(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到了午,终于陆续有人卷了。

    三娘便也趁此机会把答卷了上去。

    她想着难得来考一次试,又溜达到廊准备蹭顿吃的再走。这可是朝廷悉心为考生们准备的考试餐,来都来了,怎么能空着肚回去!

    三娘走到廊,才发现已经有个年约三十的中年士已经在那儿领蒸饼。两人四目相对,很有些惺惺相惜。

    他俩在廊坐定,互通了姓名。

    其实三娘的名字在考生之中早就传开了,便是她不说对方也知晓。

    对方则是姓吕名諲,乃是河东人士,幼年既孤且贫,所以养成了节俭勤勉的好习惯。这有免费的饭可吃,他当然是选择吃饱再退场,正好省了一顿饭钱。

    三娘觉得吕諲还励志的,与他一同吃饱喝足以后便与他称兄妹起来。

    结果等到她与吕諲相携走贡院,才发现外有驾极其华丽的车在候着他。

    原来他少年时因为得一表人才,被同乡首富给相中了,不但把貌的女儿嫁给了他,还卖力散财帮他扬名铺路。

    瞧,不远那个掀开帘看过来的貌女便是他妻程氏了。

    三娘:?????

    ……穷人竟只有我自己!

    要说穷,郭家其实也不穷。只是三娘压不知晓她祖父准备把洛那边的产业留给她,平日里又总是想法多多,一不留神就把钱都光了。

    兜比脸净,说的就是她这人了。

    三娘积极上前与那位有钱的漂亮打招呼,只聊了一会就成为了对方异父异母的亲妹,约好日后要多多往来。

    吕諲被妻接走,三娘也被家里人簇拥着归家,耐心等待第二场考试放榜。

    顺便备战第三场。

    第三场考的是试策,照往年的惯例应该一共有五题。

    策问题一般分为明经策和时务策。

    明经策大多是搬往圣先贤的名言问考生对此有什么看法?又或者更,把两经典中相互矛盾的观来,继续问考生你怎么看!

    比如说《周易》里面说“君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意思似乎是君应该终日心存警惕、小心谨慎;结果《论语》又说“君,小人戚戚”,意思似乎又是小人才会小心谨慎、时常忧虑。你认为它们矛盾不矛盾?

    这时候就要考验考生们有没有刻理解这些话的真正义。

    而时务策则更务实一些,大抵是问“治国为什么要以农为本”“应该怎么让君王纳谏”之类的。

    比起前面两场考试,策问题往往光题就有百来字,换个不学无术的人去考怕是连考题都记不来,更别提去分析题意了!

    三娘在国监读书时经常去其他科蹭课,国监所有的夫她都认识,这几年没少从诸位夫那儿搜刮了不少往年真题,还央着贺知章他们给她了许多模拟题来练手。

    只要能通过第二场,她对第三场还是有把握的。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