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盛唐小女官 第59节(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韦陟反复读了几遍,当即叫人把剩几份答卷分给其他阅卷官去评议,说是自己看了这两篇诗赋便看不上其他的了,平白让后几个考生遭了无妄之灾。

    只偶尔看到叫人前一亮的好诗好赋,才能让满心疲倦的阅卷官们稍微振作起来。

    第二场的放榜牵动着无数考生的心, 有的人很清楚自己考完这场就该黯然归家去了,却还是不死心地在那黄纸写成的榜单上一行行地找自己的名字。

    郭家祖父没好气地瞪她一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三娘对自己的第二场结果自然也是关心的,只是家里人不让她亲自去挤, 她只能在家里等着绕梁她们去礼南院外候着。

    到第三日傍晚,阅卷工作快要收尾了。

    饭后,郭家祖父喊三娘到他边坐, 放手中的酒杯殷殷说:“我知晓这第三场试策肯定难不倒你, 只是最后到底给不给你还是看圣人他们的考量。不给你,你莫灰心;给了你, ”郭家祖父沉良久, 叹着气说,“你也莫太喜。仕之后为难的事多不胜数,你看你祖父我这厚实的脸,便是当初在外为官那些年锤炼来的。”

  看着看着他们都快不认识“桃始华”三个字了。

    扔到一边。

    以至于一声声的报喜把左邻右里都给惊动了,大多对这老郭家生了个息闺女既羡又妒。参加贡举能考过第二场诗赋试已是难得,何况还拿了名?

    第70章

    其他考官闻言都很好奇韦陟到底看到了什么样的卷,赶忙齐心协力把最后那几份答卷批阅完毕,围过去让韦陟把他手那份答卷拿给大伙传看。

    他相当随意地箕踞而坐,拿起第一份卷看了起来。

    韦陟如是扔了几份,终于遇到份比较顺的卷,一看名字,吕諲。

    安城里的考生们在这场雨中迎来了诗赋试放榜的日

    结果天才刚蒙蒙亮,已有人急匆匆跑来报喜:“名!这次又是名!”

    这位考生还真是个快枪手,不仅得快,字更是写得龙飞凤舞,一副后面有狗撵着它们跑的潦草模样。

    负责跑的小吏捧上最后十份答卷摆到过来最终统筹工作的韦陟案,殷勤地禀报:“这便是最先上来的十份答卷,依您的意思给您留着。”

    韦陟摇了摇,知这个考生约莫是没什么把握能考上,所以准备来个以快取胜。

    三娘只是优先考虑实现自己的状元梦想, 要是实现不了她也不是没有别的

    幸而第二场的阅卷时间十分充裕,不至于要他们把两千多篇诗赋一气看完。

    碰上这样的大喜事, 郭家自然不会吝啬,特意来报喜的人哪怕不是第一个到也依然给了赏。

    韦陟作为这次贡举的主考官,哪怕是走个过场也得活,所以特意让人把最先的十份答卷留来给他批阅。

    二月十五日清早,天还没亮就起了濛濛细雨。

    三娘笑地说:“我会多跟阿翁学的。”

    他把吕諲的卷放到案,边命人去把这考生的作品集拿过来边拿起一份答卷。

    这一看,两登时亮了起来。

    这字他有印象。

    接来的第二倒是写得可圈可,就是赋有偏题,大概是没能领会“天得一以清”的义。

    三娘:“若是试过了还是不行,大不了我学阿他们隐居去,或者和萧戡那家伙仗剑天涯也不错。”

    后面还跟着还几个跑得慢的,扼腕地看着那最先跑到郭家报喜的人拿了赏钱。

    韦陟展卷细读,只觉这答卷上不是诗还是赋都写得意气扬扬,其文辞之、韵律之雅,当真叫人越读越喜

    继续扔到一边。

    这只是第二场的结果, 郭家也没有大摆宴席, 只自家人多添了几个菜作为庆祝。

    明知圣人有意抬李家老祖宗的地位,居然还不好好读《德经》,可见是个没的,不当官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