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96节(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王小不答反问:“公认为‘恬澹’是何意?”

    这个难不倒朱翊钧:“太古之民,淳厚敦朴,上圣抚之,恬澹无为。乃是清静淡泊之意。”

    王小:“公博学。”

    朱翊钧明白了:“所谓‘恬澹教’表达的是与世无争的、淡泊名利的心态,抑或是官场失意的豁达。”说到这里,他个轻蔑的笑:“王世贞,南京大理寺卿,正三品。王锡爵,国监祭酒,正四品。”

    “他俩还不满足?”

    他俩当然不满足。

    王世贞的同年中,李芳、张居正都是首辅,三甲的殷士儋也是次辅,汪昆现任兵尚书,就连吊车尾的殷正茂也是南京尚书,掌握整个应天府的经济大权,也比他这个南京大理寺卿风光许多。

    他家世代为官,他本人又颇受江南文人追捧,在官场上却总是混得不如意。

    王锡爵更不用说,他是嘉靖四十一年的榜,一直在翰林院供职,曾是穆宗的讲官之一,一步就是阁拜相。他的同年申时行已经是次辅,余有丁也是皇上边的红人,就他,被拱赶来南京。多次向张居正示好,想调回北京,张居正却始终不搭理他。

    “我听说,有许多浙江文人反对王世贞。”

    王小的话唤回了朱翊钧的思绪:“为什么反对他?”

    “反对他提倡的摹古之风,称他为‘妄庸’。”

    朱翊钧想起曾经徐渭对王世贞的评价,这倒是对上了。

    他又找王小要了一份弟名单,这些人基本可以归结为两大类。

    一类是仕途不顺,或者说因为反对张居正,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另一类,是即将参加科考,而反对张居正改革的人。

    如此看来,王锡爵和王世贞打造昙大师的形象,就是为了笼络这帮文人。

    而他们真正的目的,归结底,也不过两个字——争权。

    他们在朝堂上争不过张居正,就想着另辟蹊径,在朝堂之外,构建新的文化与信仰系,通过塑造大师的形象,掌握文化与信仰的解释权。

    当朝堂上,与他们有着共同信仰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就有了与张居正争夺掌国的权力。

    真是了好大一般盘,而当朱翊钧审视那份名单时,惊讶的发现,如此荒诞的计划,竟然正在一步一步达成目标。

    至少,昙大师的人设已经立起来了,从文人士大夫到普通百姓,追捧和信仰她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当是一

    他们只需要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再制造一个事件,将大众的绪推向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