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2节(2/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杜中宵:“我适才听主人家说,最近路上有些不太平。你带几个人,一路上小心,护送我们两人境。我甫来本州上任,切莫了差错。但有一差池,惟你是问!”

    他对面的汉看了一会,:“大哥,曲都不过带了五个人,里面还有一个与我们熟识的蒋二郎。那个书生,一看就手无缚之力,算是搭。不如我们劫了他们,无非分些与曲都便了。”

    “你知什么!这个宋四公在江湖上甚有名声,我们搭上了他的线,也大买卖,才能发财。”

    回名帖,曲都向杜中宵唱诺:“小的是本县都,县令差来,听官人吩咐。”

    曲都不敢,:“官人切莫听人胡说,现在太平时节,路上怎么不太平。这些路边生意的,专一抖嘴,显得自己多有见识。官人只安心赶路,小人伺候着便是。”

    到亳州已是天黑,杜中宵与苏颂在驿馆歇了,第二日换了官

    杜中宵吃一惊,急忙问:“这一带州县并不曾听闻有什么盗贼,怎么会不太平。”

    歇息了一会,见路上的行人渐渐多起来,杜中宵和苏颂才起。曲都带着弓手在前,一行人向渡行去。弓手只是一组织的名字,实际与弓箭无关。他们是本地丁壮,当差,维护地方治安。

    周厚叉手应诺,拿了名帖飞也似地去了。鹿邑已是亳州治,杜中宵是本州推官,县里本当派人护送的。只是他在繁华地方待惯了,一时忘了此节。

    回看了看停在路边的车,里面是韩月娘和她的贴女使,杜中宵不由有些担心。路上的小贼敢白日劫官员的没有听说,但一旦惊扰了自己家眷,可就不好。

    以陈州为中心的数州,地势低洼,有大量淮河的支涝严重,盐碱地众多。虽然地中原,但荒废的土地众多,人并不稠密。晚唐五代战,又养成了这一带不好的民风,乡间盗贼不少。这些年对西北用兵,朝廷财政压力大,地方多苛捐杂税,地方更加混

    等了约半个时辰,周厚同本县的曲都,同五个弓手赶了过来。

    苏颂同意。他是孤上任,等到了宿州之后,再想办法接家人过来,自然以杜中宵为主。

    另一个汉:“那宋四公了大案,手中必有金银宝,哥哥是要发他的财么?”

    离着渡不远的一满芦苇的汊里,一只小船上,三个汉坐在一起,撕着一只饮酒。远远看见路上曲都和杜中宵一行,坐在里面的一个汉啐了一:“可不晦气!好不容易看见一只羊,应该有些家,不想却是个官宦人,引了县里曲都护送。”

。现如今上有些不太平,来往的客人都要等天大亮,结伴而行,程老儿早城也没有用。”

    想了一会,杜中宵对苏颂:“这一带河纵横,地旷人稀,谁知乡野间有什么人。我们路上还是小心些,与大队客人同行,免意外。”

    宋朝留给后世最著名的故事梁山好汉们,其实历史上不过数十人,加上裹挟的手,最多也就是几百人而已。这样一支力量,就足以在地横行数州,如无人之境,可见地方力量之薄弱。

    杜中宵想来想去还是有些不放心,取了自己的名帖,唤了门时雇的仆人周厚,对他:“你拿了我的名帖,去鹿邑县衙,只说我与苏官人要到亳州上任,着他派个公人,带几个弓手,护送我们境。等到了卫真县,自然有那里的公人换他们回来。”

    杜中宵与苏颂对视一,不由都有些张。他们因为贪图行得快,没有要求州县派员护送,想不到地方上竟然了盗贼。虽然经常以州县指地方,实际上州和县大大不同。州城里官吏众多,禁军、厢军加上各公人力量充足,一般都治安良好。一了州城十里之外,便就是另一画风。杜中宵一直把这个时代的县比作他前世的乡镇,实际上大多数小县连乡镇都比不上。县里没有什么正经公人,大多都是没有俸禄的差役之,加上数目不等的弓手。治安主力的弓手小县十人,大县不足百,面对一个稍微大一些的乡间地主就心虚,怎么可能得好地方治安。

    先前的汉大骂:“你脑袋里装的是什么!能让曲都老实护送,必然是官宦,说不定还是本州的官人,怎么敢去招惹!这些人都认得我们,只要走了一个,我们就难以逃脱。算了,只当晦气,今天不买卖了!我听说,有一个宋四公,甚是有手段,前些日在京城了件大案,被官府捉拿,跑到我们这一带来了。你们都警醒些,有了他的消息,及早报与我。”

    杜中宵,不多说什么,只是让曲都一路小心。

    知路途险恶,杜中宵再不敢大意。由曲都护着到了卫真,换了人员,一路到了亳州。

    掌柜连连摇:“没有大盗贼,小贼却是不少。近日听闻京城有什么大盗,盗了一个员外数千贯的金银,因为被追得,逃到这里来了。附近的蟊贼听闻,纷纷作案,可不就了么。”

    城狐社鼠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