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4节(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韩月娘捂嘴笑:“那就不要说了。我们夫妻两个说话,我说你只听着,不方便,那就当没听到好了。一本正经地训斥我,那这日过得还有什么意思。”

    韩月娘,沉默了一会,又:“饶是如此,活人命总是积功德。”

    杜中宵微微一笑,转坐了来:“我也是如此想的。只不过怕你没有分寸,以后唠叨得习惯成自然,那就难改了,我也会不胜其烦。今天的事,其实我有几个选择,心中犹豫,你帮着拿个主意。”

    “当街杀人,如此果决,陶十七十几岁的人,怎么可能把人认错!你信吗?”

县尉带着公人来了,自然是都走了。”

    杜中宵摇了摇:“那天我们搬到这里,便听柴信说过,这里原是那个陶十七家的房,他曾经多次报官,只是没有结果。你想啊,前几次他报官都不得伸冤,现在当街杀人才去查清,不是说以前的官员审案不明吗?这可是人命大案,一个不好,就要有官员因此受罚。”

    韩月娘听到这里不由发急:“你倒是把话说去呀,真是急死个人!”

    听见这话,韩月娘才转过来,一看见不远的血迹,不由“啊”了一声。

    韩月娘推了推杜中宵的肩膀:“有什么难办的你只说清楚就是,怎么吊人胃!”

    杜中宵重重:“那孩目光清澈,从里到外都透着明灵气,怎么会如此糊涂!当然或许是我猜错,那自然一切休提。如果我看得不错,似陶十七那人,怎么会认错人!没认错人,那此案很有可能就跟永城有关。衙门里的吏人,很多都跟外面的游手闲人不清不楚,真涉案也不稀奇。”

    “呀!”韩月娘禁不住掩住。“这——这可就没有办法了!”

    杜中宵:“不错,我也是这样想的。其实,现在的知州、通判、签判都来任官不久,大多都与这陈年旧案无关,并不是什么大事。反而是面的公吏,因怕受罚,只怕会从中作梗。这些且不说,哪怕州里官员一起用心,真想查这案,还有一桩无论如何都不好办。”

    杜中宵唤过柴信,让他安排了排军挑着香烛去烧化,与自己一起送韩月娘回家。

    “当街行凶,其罪至重,常理来说,那孩命此番是保不住了。要想保住他的命,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证明死者犯了十恶不赦的重罪,那孩真地是报父母大仇。即使如此,还要加上多次报官不得审冤,才好为他减刑。只是,如此一来,便就得罪了州里同僚——”

    韩月娘一听,怔了一会,才试着问:“你说,这案或有隐?”

    杜中宵摇了摇,叹气:“所以此事我才要与你商量,我到底要个什么样的官。中了士,受了这份俸禄,那便是一辈的事。当街杀人,如此重案,上面必然要地方尽快审理。而如果有隐,必然不是短时间可以查清。我是推官,此案可可不。不,十之八九就是尽

    “我刚才问了,死者是永城县的吏人,来州里缴文书。除了衙门里的几个公吏,州里并没有熟识的人,而陶十七一直居住在州城,怎么会跟他家里扯上关系?我就怕那孩杀错了人啊——”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杜中宵静静地看着韩月娘,过了好一会,才重重叹了气:“我虽然为官不久,但中士之后,在京城里也学了几个月公务,路上每过一地必与官员谈,着实学到不少东西。如果我估计得不错,由于死者在州城并没有熟人,此案大约就是这样了结了,那孩难逃一死。但是——”

    帮着杜中宵换了公服,韩月娘低声对杜中宵:“我看那孩甚是可怜,又是报毁家之仇,才去杀人。若是有办法,官人不妨帮他一帮,怎么也留条命。”

    韩月娘:“你既是如此想,就该把那孩的命力保来,去查清楚啊!”

    杜中宵沉默了一会,转对韩月娘:“本来我该对你说,妇人家,不要过问公事。唉,只是我这人怎么说呢,很多事该怎么,但却未必就会真地去。”

    韩月娘歪着脑袋:“我妇人家,怎么敢在公事上帮你拿主意?不过夫妻之间,说说也无妨。”

    韩月娘奇:“活人命,不是你们官的政绩吗?怎么会得罪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