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9节(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见杜中宵不说话,夏竦又:“你在地方办场务,赚些钱财,总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是不能全用于永城一县之地。州里有事,永城那里要支持才是。——对了,我听说数月之前,你卖了一个商人几十把刀,甚是锋利。甚至有人说,犹于禁军军。”

    韩月娘放手中的集:“若是有个人在边,不拘是五娘还是小青,这些事不是正好?偏你不喜别人在边,什么事都要我去。——对了,自从州城回来,你便忙着写这写那,莫不是要上什么奏章?我听人说朝政最近得很,我们安心官,可不要卷去。”

    “正是听人说,你那里能够炼制好钢。只是从那次之后,永城再无消息,没听说再买军。你是朝廷官员,此事断不可再。你造那样好刀,等同军,岂可卖?朝廷用好钢的地方甚多,既然你那里能够炼来,可以此法付作院。真能制好的军,朝廷必有封赏。”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放手中笔,杜中宵:“渴得,夫人盛碗茶来吃。”

    杜中宵忙:“相公莫听闲人传,哪里有几十把,只有二十把而已。那时县里买了些铁和耕与营田务,一时无钱,才打造了些好钢,制成钢刀抵债。”

    杜中宵哪里有心朝廷大事,最近的事已经够让他心烦了。

    那一日在亳州,杜中宵给夏竦留的印象不错,颇有些栽培一番的意思,让杜中宵回永城之后把这一年的施政条列来。依夏竦的意思,两人若是合作愉快,这就是他以后提杜中宵的依据。但对杜中宵来说,明知夏竦是个历史上的失败者,自己又何必贴上去?但推辞又不可以,难免心烦。

    看着韩月娘去的影,杜中宵叹了气。他理解韩月娘的心,两人都是小,有今天的地位非常不容易,韩月娘非常珍惜。在韩月娘里,自己是正榜士,怎么都有些书生气,特别是为官之后非常勤勉。作为妻,难免担心自己忧国忧民一不小心扎朝争的漩涡里。

为知州,他也没有必要让属。杜中宵建公社的时候,让县里的公吏差役集资,这办法夏竦同样也会。需要钱的时候,让永城那里面放贷就是了。

 

    千里投奔

    书房里,杜中宵伏在案前,绞尽脑。一边韩月娘捧了一本《间集》,看得津津有味。

    正在这时,曲五娘来到门前,行了个礼,并不来。

    夏竦回朝之后,被群臣攻击。本来想宰相,结果只了枢密使。忍着委屈枢密使没几月,又被群臣上书赶了来,外放个知州。夏竦愤怒不已,不断地上书自辨,跟攻击他的朝臣争论。到亳州这里一上任,见杜中宵之前,他又发了一封数万字的奏章到朝廷。在西北数年,他不觉得自己有错,纵然没功也不可能有罪。两个副手风得意,他一贬再贬,这气如何咽得去。

    见杜中宵有些着急,韩月娘不再说话,去准备茶。她是跟几个官员夫人闲谈,听说朝廷里最近在行什么新政,各闹事。杜中宵普通,朝里没有厉害人撑腰,韩月娘生怕他不知浅,卷了朝争里,影响了前程。真正公事,她倒没有兴趣去

    杜中宵想了想,向夏竦拱手:“谨遵相公吩咐。永城县里几工匠专制好钢,我选派几人到州里来便了。好钢用甚多,并不只用于打造军,不能全奉上。”

    夏竦是皇帝未即位时的太师,两人是有的,皇帝一直在他。朝中重臣,如宋祁、宋庠等人是他一手提起来,庞籍等人与他的关系也非常不错,并不是没有还手之力。到了亳州,他一心要证明自己是有能力好西北的,战事不利不是因为自己。夏竦可以不回朝,这气一定要,到了亳州,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民间行保伍法。这不是为亳州准备的,而是为沿边州军准备的。

    韩月娘端了茶来,杜中宵慢慢喝着,夫妻两人一时无话。

    杜中宵不耐烦地:“你从哪里听来这些七八糟的话!公事我自有分寸,你莫要多。州里新来了知州相公,有些赏识我的意思,让把永城去年的事写一写,我正在疼!”

    韩月娘:“五娘,你在家里也不是外人,有话尽说就是。是有事来找官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