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0节(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自欧修为谏官,几乎每月都有针对朝政的宏篇大论,得到两府范仲淹、富弼等人的支持。杜中宵作为一个圈外的知县,冷旁观,都觉到了庆历党人已经面临危机。一方面他们主导的改革迟迟没有切实的成效,只有人心整肃、吏治为之一清这些空泛的评价,另一方面对政敌打击过甚,即将面临他们的反击。这一击,即来自于被打压最重,心机也最沉的夏竦。

    杜中宵冷旁观,哪里看不的蹊跷?之前他就觉得夏竦来永城不是什么好事,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好在自己事稳重,也没有什么怕他查看的。

    夏竦自己是不结党的,当遇到朝中如此大的反对势力时,其心理越来越偏激。偏偏现在风最盛的谏官欧修不知收敛锋芒,公然提结党,让夏竦这些被压制的官员受害心理更重。

    夏竦对杜中宵:“知县,去年营田务解到州里数千担秋粮,今年夏税又有近五千贯石。虽说完粮纳税是为朝廷事,可搜刮太重,难免百姓怨恨。京西路唐蔡诸州也曾营田,都是红火数年,因为官府搜刮太甚,百姓逃亡,最后营田务尽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知县谨慎。”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接得多了,杜中宵觉夏竦这个人很复杂。他天资聪颖,恃才傲,不把天人放在里。但对真有才华的人,也不吝于提。庞籍、宋祁、宋庠等人,都曾经受到夏竦恩惠。一方面夏辣经验丰富,政事练达,治理地方政绩突。另一方面心机沉,对跟他作对的恨之骨,不择手段行打压。

    一再调不能刻剥百姓,也可以看夏竦这个人的复杂。他自己家里仆成群,从事各商业活动赚钱。但为官还算清廉,也能恤民,并不欺压百姓。

    暗暗叹了气,杜中宵无奈地微微摇了摇。夏竦这班神仙打架,自己这个凡人遭殃。如果不是在这个的时刻,夏竦不会这么疑神疑鬼,连微服私访的法都使来了。

    夏竦为什么一定要查一查永城,杜中宵大约能猜得来。如果自己清白,那就是极大的政绩,也给夏竦脸上贴金。可这个特殊时刻,夏竦极怕杜中宵的政绩成不足。他正跟两府官员,甚至使用一些不上台面的手段,如果治有知县刻剥百姓,会被政敌用来对他付他。

    在后衙设宴,款待夏竦之后,杜中宵把乔保平和罗景叫来,对夏竦:“相公,这位乔孔目,日常主营田务事务。这一位罗贴司,整理营田务账籍。相公若要查看,可吩咐二人准备。”

    夏竦摆了摆手:“罢了,既是如此,也省了再派人去知会杜知县。”

    杜中宵拱手:“卑职不敢!”

次私访永城县,夏竦就是来查真相的。一听杜中宵等在这里,先为主,认为杜中宵这个人不老实,可能派人在州里监视自己的行踪。却没想到是自己家人消息,一时非常尴尬。

    蒙大海拱手:“回相公,夏主正在永城采买货,想来是——”

    杜中宵拱手称是。

    咳嗽一声,夏竦对蒙大海:“这两日家里有人在本县吗?”

    送夏竦到住安歇,杜中宵把乔保平和罗景叫到官厅,对两人:“你们今夜辛苦一番,找几个信得过的吏人,把营田的账籍整理一番。夏相公对乡间巡视,

    杜中宵拱手:“相公所言极是。卑职提举营田务,知人力是一切本,并不刻剥百姓。夏税除解往州里的钱粮之外,营田务各库充盈,足备灾荒。百姓家里都有积蓄,并没有人逃亡。”

    夏竦面无表,淡淡地:“要想知百姓到底如何,当田亩,知民疾苦。安座官衙,看着账上数字再好,也未必是真。知县,这几日你陪我在营田务,各村里看一看,百姓日过得到底如何。”

    从西北回朝,夏竦本以为自己相,可以宰相了。没想到遭到群臣反对,只了枢密使。短短几个月,就连枢密使都去,只好守外任。此时朝中范仲淹、韩琦和富弼当政,夏竦认为他们结党对付自己,恨之不已。偏偏台谏被这些人的追随者把持,夏竦每上章自辨,往往自取其辱,更加让夏竦认为现在的朝中官员结成一党迫害自己。

    夏竦:“不必了。今日暂且歇息,明日你与我一起到各村里看一看。营田务上税粮不少,如果百姓家家的储积,能够吃饱穿,是你的政绩。——杜知县,我话在前面,莫要在我的面前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