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2节(2/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范仲淹等人开始新政,得到赏识,京监都奏院。前些日祠神之后,他用卖旧纸的钱组织同僚朋友饮酒,在衙门里,还招伴饮。同座的人喝多了,各狂言,还有人写诗诽谤圣贤,被人告发,舆论大哗。

    到了后衙,赶到永城来看儿的杜循见了苏舜钦的样,大吃一惊:“通判,几年不见,怎么落魄至些?官场上纵有些许挫折,不过一时之厄,不必放在心上。”

    到了秋天,杜中宵没了收夏税的劲,用了近两个月,才把秋税向州里讫。

    苏舜钦此次负气京,既有自己以“监守自盗”这令人不齿的罪名被惩罚,没脸见人的原因,也有自认为被效忠的朝廷冤枉,被亲友抛弃,厌世弃世的心思。将到永城码的时候,苏舜钦几次起意直接南,不来见杜中宵,以免见面让自己尴尬。最后还是难耐杜中宵盛,来到了县城。

    看着苏舜钦的结局,杜中宵庆幸自己为官一向谨慎小心,没有这样的把柄被人抓住。

    除杜中宵外,其余公吏哪里知朝中的政治斗争?知州兴,知县受奖,众人喜气洋洋,尽放开吃喝。只有杜中宵心事重重,不知此次对自己是福是祸。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杜中宵理解苏舜钦的心,不再多说,与他一起了县城。

    御史王拱辰决治罪,最终被夺官为民,从此失去了前程。当然,这个年代官员被贬为平民,大多都会被起复,但那是很久之后的事了。

    这一日杜中宵早早等在城门,看着从码过来的苏舜钦,只带了一个老仆,心中百集。

    当年杜家蒙难,杜循到许州告

    杜中宵起谢过。朝中了这么大的事,夏竦哪里还有心在永城县巡查,早早回去迎接将来的政事变动才是正理。而且从营田务来看,杜中宵的政绩无可置疑,也没什么好看的了。

    此事让杜中宵甚为可惜,苏舜钦当年曾帮过自己,为人很好,却不想栽在这上。实事求是地说,苏舜钦是咎由自取。他自到京城为官之后,自觉前途无量,说话毫无顾忌,指朝政,评大臣,不知得罪了许多人。他们的作风,也说明了庆历党人存在的问题,好为大言,不拘小节。对苏舜钦判罚也说上重,他的罪名是贪污公款,律当诛,只是削职为民而已。

    苏舜钦的岳父是宰相杜衍,他一事,杜衍难免会受到牵连。至此,范、富外,杜衍受到牵连之后也很可能辞相,剩韩琦独木难支,新政已经持不去了。

    再见已不是从前

    说到这里,便再也说不去。

    接来的几个月朝中政事变化飞快,范仲淹先宣抚陕西、河东,富弼接着宣抚河北,韩琦在枢密院独木难支,判扬州。夏竦终于由武资宣徽南院使、忠武节度使换文资的资政殿大学士、吏尚书,只是此次他诬告富弼等人谋反,让太多人不齿,两府之路还遥遥无期。

    酒上来,夏竦领酒数巡,:“朝中人尽去,朝政清明,必然是一番新局面!杜知县在永城两年,不是营田务还是县政,治理有方,政绩杰,百姓安乐,实为难得能吏!我必上奏朝廷,予以封赏。看罢营田务已经足足够,永城县那里就不必去了。杜知县,你不可懈怠,再接再励!”

    数年之前,自己落魄县城,被人欺压,还是这位当时的通判帮助自己,才有今日。没想到竟然有这么一天,自己执掌一县,他却已经成了平民,落魄不堪。

    迎上前去,施礼毕,杜中宵:“杜兄一路辛苦,且到县城里歇息几日。左右秋税已毕,我这些日也没有什么公务,陪着兄台在附近游览一番。”

    苏舜钦面灰败,看着杜中宵,好一会不说话。几年前,他还是一个自己治不起的小人,数年之后,自己被除名勒停,他却已经位至知县了。

    叹了一番,杜中宵放邸报,叹良久。新政或者是改革,没有扎实的经济和军事措施,能够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实打实的好,终究是没有前途的。理想再好,也要带来质的好才行。这个年代归底还是四个字,富国兵,才能够得到支持。如果再加上造福百姓,才能不惧阻力。

    ,苏舜钦:“数年前一别,再见你已执掌一县,前途无量。唉,人生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