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04节(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杜中宵:“我已申明经略司,前几个月火山军储存了不少粮草,能够接续到来看麦收。从并州发来的钱粮,这几个月都以现钱为主,不收其余杂。员外受一些累,再帮着运些现钱回来。”

    张岊取一封公文,递给杜中宵:“经略司行文来,允我从这里占唐龙镇。你供应粮草,并酌派些乡兵助我。河对面,我已吩咐王凯驻保宁寨,震慑周边蕃。”

    自偏寨一直到雁门,本是宋地。不过在雍熙年间与契丹一战之后,潘镇守河东,把边民迁地,数百里地弃而不耕,成为废地。数十年间,契丹觊觎这片土地,不断蚕。前几年,更是趁宋与党项开战之机,新设了宁边州和武州,意慢慢扩大地盘,这就是这一带矛盾的由来。

    杜中宵。所谓派些乡兵,其实就是火枪兵和火炮,是两人早就商量好的。唐龙镇是府州辖地,原则上杜中宵的兵不应该前往那里,还是要以张岊为主。

    冯原对此并不清楚,听杜中宵如此说,便:“如此最好。”

    杜中宵,有些跃跃试。本来自己是意在唐龙镇,因为辖地关系,只能缓缓图之。现在张岊到来,抢了占唐龙镇的功劳,自己就转换方向,去占偏寨好了。偏寨与唐龙镇一左一右,恰好扼住黄河两岸。有这两住要地,就废掉了契丹新建的宁边州。

    杜中宵起,送走冯原,到了前面的官厅里,与等在那里的张岊行礼落座。

    营田务衙门里,杜中宵正在和冯原闲聊。自秋天,冯原的生意又红火起来,从火山军收购等货,向关州贩卖。每次回来,都帮官府带回数量不等的铁钱。

    唐龙镇是府州的地盘,杜中宵不好手。此事不能置事外,便提议重巩偏寨。偏寨本就是火山军治,前几年与党项作战的时候,偶因蕃废弃,朝廷一直要求重建。

    两个拳

    思索良久,张岊断然:“那便如此,知军新造的火枪火炮,我们一人一半。你去偏寨,我去唐龙镇。若是契丹人来攻,只枪炮齐发,打散就好。契丹征伐党项新败,又能怎的!”

    如果不是杜中宵到火山军来,此事可能就如此苟且去。终有一天契丹南,占的土地超过宋人的心理防线,两国关系再次激化。张岊巡边,锐地意识到了火枪火炮对守城的大作用,此时筑寨占城的成本急剧降,才临决定对占唐龙镇。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张岊:“知军所言不错。自偏寨至宁远寨数百里之地,前数十年皆为弃地,迁居民,不耕不稼,历年为契丹所蚕。前年欧相公动议,并代以北开垦禁地,以资军粮,明相公因正与党项开战,执不许。今与党项议和,并代驻重兵颇费钱粮,正该开垦禁地。那一带,自该以偏寨为重。”

    正在这时,一个吏人从外面来叉手唱诺:“官人,张都监前来相见!”

犯边,此无可疑。只要我们在唐龙镇布置兵,真打起来,无论如何都是他们的错。再等一个月的时间,我给知军调来些好铁,知军打造枪炮。再让河对面的麟府路兵,收拾丰州周边蕃。此事我会知会署王凯,知军不必担心。”

    杜中宵笑:“现在的钱都是铁制,蕃愿意用货换走,自然随他们去。员外,现在铁钱铸起来朝廷并不亏钱,并不怕向境外。”

    冯原拱手:“一切听凭知军吩咐。不过火山军这里,蕃众多,现钱多了,只怕会有蕃人偷偷贩运境,契丹。董家寨那里的榷场,还是少用现钱为佳。”

    以前契丹偷偷走私铜钱,那是贵金属货币,自无可说,去就是宋朝的损失。现在的铁钱,却是因为制造良,慢慢又开始覆盖契丹西京大同府一带。当然,契丹愿用新铁钱,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宋朝境商业发达,这些货币的购买力有保证。制造铁钱的成本降来,去的货币都是真正换来东西的,宋朝并不吃亏,查禁得已经不严了。

    前年欧修奉使河东,曾建议开垦禁地,一是资助边军军粮,再者堵死契丹蚕。不过遭到时任河东经略使明镐的反对,动议最后无疾而终。

    沉片刻,杜中宵:“所谓好事成双,都监以兵重占唐龙镇,不如乘此良机,我这里也派兵重建偏寨。唐龙镇在黄河以西,当路要冲,自是要地。然偏寨是河东屏障,契丹南要路,如果重建,则至岢岚军数百里地,皆为我所有。以火山军为依托,唐龙镇和偏关寨便似两个拳,伸去守住了黄河以东大片土地。前些年契丹置武州,有与我争地之嫌,朝廷当早准备。”

    杜中宵。唐龙镇已经是一座空城,宋军却不去占领,原因就是势力早已缩回,本到不了那里。丰州一带的蕃都一盘散沙,很多被党项控制,那里府州路太远。火山军虽近,却属并代路,不到麟府路的唐龙镇。这个时候,张岊沿边都巡检使的份,便就显来了。

    至于兵力,火山军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