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3节(4/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焦炭,杜中宵:“既是炼来的炭已经能用,这些日便就开始准备建炼铁炉。煤从百里外运来不易,要尽其用。冶铁炉和炒钢炉建在一起,铁来,直接炒钢,省许多煤炭。”

    陶十七拱手:“官人说的是,这几日正在选址呢。还有一件,现在烧来的焦炭虽然冶铁好用,炉却不容易。粘结一起,难以推拉。而且块太大,要想均匀如一,还要重新砸了重选。这些日,我正与匠人一起,用几在一起,看能不能炼更好的来。”

    杜中宵:“如此最好。你记住,每烧一次,都要详细记录。用了哪几煤,不只是要记,还要留样品,以实对照。烧的时候怎么装炉,火候如何,多少时间,一一都要记清楚。”

    这个时代,没有办法测量火焰温度,只能看火焰颜,也就是看火候。不同的温度,火焰颜有细微的区别,经验丰富的人能用观察来。测不温度,用温度记录就没有意义,不如用火焰颜

    陶十七应诺,一一记。这些经验积累是宝贵的财富,形诸于文字,更是意义非凡。让直接作的工匠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每次详细记录,比文人听人说了写文章得多了。

    看罢了焦炭,杜中宵:“还有一样,就是炼焦时来的气,要分门别类,馏不同的东西来。现在你们馏来的还是太,没什么大用。那馏的塔,要多动动脑,怎么一样一样把东西分来。”

    陶十七看了一边的苏颂一,不由苦笑。这工作就难为他了,从炉来的烟气,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闻个味,谁知里面是什么鬼东西。杜中宵就记着个分馏的概念,费了许多心思,才建了个分馏塔起来。这名字听起来大上,其实就是分了许多层的烟,每隔一断收集冷凝的。杜中宵对自己仅凭一个分馏的概念,就建了分馏塔来十分得意,对实际作用分外在意。他又没有时间,就把事压到陶十七上,不时询问。陶十七本不知杜中宵要什么,他说的也模糊不清,十分大。

    炼焦的这些副产品是重要的化学原料,杜中宵记得的,就有煤焦油,苯,还有煤气。这些东西是个什么样,有什么用途,他就记不清了。反正副产分得越详细,就越有好,这是肯定的。而且借着分馏炼焦的煤气,还能积累经验,说不定以后还能分馏石油呢。

    苏颂对这些兴趣不大,心思更多的是在焦炭,以及后边的炼铁上。

    见陶十七答得不应心,杜中宵:“你不要小看了这件事,得好了,以后有大用。而且最后来的烟气,你也知是能燃的。要想办法,把那些烟气用起来,不是炼铁还是烧焦炭,都能够少用煤不是?百里之外运煤,这价钱可是不便宜。”

    陶十七答应着,只觉得大如斗。官人在火山军的时候,借着柜坊的生意,一年轻轻松松赚数十万贯,大钱习惯了,现在手不宽裕,便就对成本分外在意。这么大一铁监,一年不能够赚百十万贯的钱来,那是无论如何不行的。没有充足的资本,后面陆续到来的一十万拉纤厢军,怎么安置?再像这一年在青台镇一样,事事都将就着,杜中宵可是不满意了。

    可问题是,天铁课也不过七千多万斤,二十文一斤铁,不过值一百余万贯而已。除去大的成本,又能够赚多少钱?要想赚大钱,就必须把大分的铁炼成钢,再制成各,这工作量就大了。

    现在铁监没有开工,只有项,没有项,杜中宵对属要求越来越严。朝廷答应的五十贯依然没有发来,营田务才能赚几个钱?等到后面大量纤夫来了,杜中宵都要没钱投了。

    钱从江西路运来,沿着江逆而上,到了汉军之后再,到了襄州再白河,天知什么时候才能到唐州。杜中宵要的是现钱,可不是银行一划拨就有了。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