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1节(3/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足,每月钱粮不缺,即使普通士卒,衣于一般县里吏人。那一带,现在已经极其繁华,罕有其比。”

    向综听了,忙问杜中宵:“运判,到了枣不知要何事?总不会只是开荒田。”

    杜中宵:“这里闲田无数,气候温和,源充足,我意广草棉。唐州今年棉两年了,广有,也摸索了这一带棉的办法。草棉远胜贮麻,不只是轻薄结实,产量也远远过之。更不要说现在价钱远在麻布之上,以稀为贵,良布匹甚至贵过丝绢。”

    向综觉:“草棉?随州这里能?”

    “当然能。草棉此,本就喜温之地,又缺不了,不正适合这里?”

    向综:“只听说西域产草棉,岭南产木棉,却不知到底是个什么样,习如何。若是能够广草棉,倒是地方发展的一条路。”

    杜中宵:“还有一,草棉与稻麦,不生病害,诸多益。而且农忙时可与稻麦错开,最方便这地广人稀的地方。这一带得多了,建座工厂,不就什么都有了。”

    欧修笑:“运判不到哪里,都要建工厂。建厂虽然赚钱,不过用人太多,只怕荒废田地。”

    杜中宵看着欧修,笑着:“龙图,如果不建工厂,铁监怎么能制那么多农来?有了那些农,以前一夫只五十亩,现在百亩又有何难?农工何为本,何为末,不能简单而论。如果粮短缺,人民衣不足,自然应该劝农耕。可现在以天而论,真正缺粮的有几地方?如果不遇大灾,大多能够丰足。无非是开封府驻军和官员众多,需要从外地调运。还有沿边三路,因为防边,需要粮罢了。所以天缺的不是钱粮,而是能方便调运钱粮的办法。”

    向综:“要修铁路。铁路修起来,天调粮,何愁不丰足。”

    杜中宵:“现在天余粮多的地方,一是江淮两浙,所以汴漕运是京城命脉。还有一,是益州一带。那里自古为天府之国,人众多,土地沃,钱粮广有。”

    欧:“如果铁路能修到益州,那可就不得了了!”

    杜中宵听了大笑:“怎么可能!蜀之难,难于上青天,集天之力,也无法把铁路修到那里。虽然如此,在合适修路的地方铺上铁路,终究是方便许多。”

    这个时代的技术,怎么可能把铁路铺四川,这是本不可能的事。能够铺到襄州,借助汉江与四川盆地,已经非常难得了。

    这个话题揭过不谈,杜中宵:“现在最要的,是把铁路修到襄州。只要到了那里,北边连通开封府,就成。不要只看襄州,这条路沟通了汉、淮河、汝河,到开封府又连通汴河,东西南北陆辐全国。离这条路近的地方,以后前途无量。枣有浕到襄州,也还方便,这是随州比不了的。为什么营田务设在这里,便是这个缘故。”

    哪怕修了铁路,这个年代的运依然重要,特别是对于粮等大综资来说。铁路最大的作用,是把许多通线连结起来,从而形成通网。至于以后如何,那就不是杜中宵考虑的事了。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