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92节(3/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怎么提装货卸货的效率,还真是门学问。

    在车站,可以用增加人力的办法,矛盾还不算非常突。在战场上,运输后勤资,效率就至关重要了。借着徐克提的问题,杜中宵觉得有必要专门研究一军队后勤。

    襄州通了火车,回许州方便多了。韩月娘经常坐火车回家,住上些日再回来。有时候杜循和韩练也会坐火车来,一家人时时见面,跟以前大不一样。

    这些日韩月娘回了家,知了徐克的事,特意写来一封信,让杜中宵照顾他。王家要解除婚约的官司还在打,没有结果,两人只能落在外。

    因为王家已经收了聘礼,法律上王小娘已是别人妻,王家打的相当于离婚官司,非常麻烦。此时的法律,男方悔婚容易,只要放弃聘礼即可。女方则非常麻烦,如果男方不同意,轻则杖六十,重则徒一年半。如果嫁人,还会被追回改前夫。

    另一方面,社会风气鼓励女自己的意愿选择丈夫,离婚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如宝元元年的士第三年名祖无择,妻貌,嫌弃祖无择得不好,便就提离婚。学家的二程,程颢的女儿因为择婿条件,折腾了七八年也没有选到合适的人,不幸去逝,一生没有嫁人,程颐非常欣赏这态度。

    王小娘的事不算惊世骇俗,这个时代其实常见得很,无非是打官司而已。磨来磨去,就是让男方同意,不再追究,退回聘礼之外,赔他们家些钱财。王小娘决心不嫁,男方也不会一定要娶,不然闹得家里犬不宁。纠缠不放,不过恶气而已。

    王徐两家,亲戚朋友都帮着这小夫妻躲避男方的追寻,等他们没了耐心解除婚约就结束了。

    宋朝跟后世不同,女方在未嫁前,是有财产继承权的,就是自己的嫁妆。女儿不能跟兄弟们均分辈财产,他们的份额比较小,一般以嫁妆为准。宋时行厚嫁,嫁女儿比娶媳妇钱多得多。如一般的富,嫁女儿五十贯,娶媳妇则只要三十贯,大致比例如此。厚嫁之风行,造成两个不好的后果,一个是民间有溺毙女婴的现象,再一个嫁不去的老姑娘多。

    男方那里,要解除婚约,除了还回聘礼之外,还要本应该得到的嫁妆,说到底是钱的问题。这个数额,拖得越久,女方家越不耐烦,自然就会越

    说到底,这个年代没有后世许多礼法习俗的束缚,男女双方也没有,更多是经济问题。官司打完了,徐克和王小娘就是正常无妻,没有什么后遗症,不过是王小娘算是二婚改嫁而已。这个年代对于二婚看得开,有钱的寡妇,就连宰相都抢着娶。

    问了徐克这些日的经历,杜中宵:“营田务这里正是用人之时,先在这里安顿来好了。你是读书人,这些日在我这里,我给你几本册看看。学得熟了,个教师就好。”

    徐克:“营田务和铁监的册,学生以前看过,甚合我脾胃,自己摸索着学过。若得明师拨一番,心里觉得并不太难。我一生最喜游山玩,遍游天,功名利禄倒在其次。个教师也好,其他事也好,能有些闲暇时间,附近游历一番最好。”

    杜中宵:“既是如此,那是最好。你先住来,边看边学,熟悉这里。看自己喜,在衙门找个职。除了营田务外,我兼着常平仓,另的地方不敢说,京西路游遍没有问题。”

    定了去向,徐克:“提举,前些日学生在京城的时候,碰到一位擅幻术的僧人,说是什么得僧,信的人不少。跟那人在一起的,有一个冷青,说是落在外的皇。我曾与他们说过话,那人谈吐极是不俗,不似是寻常人。此事京城里许多人都知,许多员外富帮衬,不知真也不真。”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