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10节(2/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人才难题

    到了现在,发行纸币是不得不之事。由于铜钱不足,已经限制京西路工商业的发展,铁监的货积压,商场从采购到运输再到储存,大量使用现钱,导致通不畅。

    自从铁路修到樊城,这里的变化太大。以前不过是汉边的一个码,现在却百业齐备,发展成一个大市镇,比对面的襄城还要繁华。大家其中,聊起来有无数的话题。

    何三郎:“这有什么,只要拿着钱,买几次东西,就人人知好用了。”

    现在发行的纸币实际上是兑换券,民间由储蓄所收兑,储蓄所有必要时,再跟钱引务兑换。钱引务的现钱本钱,来自于商场,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只要发展顺利,后边京西路各州税赋收钱钞,纸币就能真正推广开来了。官方正式使用,对百姓来说是定心,有商场连通商业系,就可以在民间通了。

    光明媚,铁监附近的一条小河边,杜中宵和京西路转运使陈宗古、汝州知州吴育坐着闲谈,知监郭谘在一边陪。这里是西京洛和东京汴梁两条南铁路线汇的地方,最近两年,已经成了京西路官员会面的常用地。杜中宵和陈宗古到这里商量今事务,闲来无事,在周边游览一番。吴育的汝州正在陈宗古回洛的路上,两人同乘一班车,一起多待几天。

    贺大看了奇:“原来这里的是这样卖法,如此就不怕凉了。”

    何三郎:“哥哥,你不知最近常平司学着益州的务,开始印制钱钞了么?这钱钞,随时可以到各个储蓄所里兑换铜钱来,外面当钱使用。凡是常平司的商场,都可以用钱钞,不得无故拒绝。我听人说,过一段时间,就连赋税都可以用这钱钞。”

    听何三郎说,现在京西路各州通行钱钞,贺大叹:“我们这些乡人,还真是没有见识,竟然不知这件大事。若是到了城里,不认识别人拿来的钱,岂不被城里人笑话?”

    里面那一锅汤,才是髓。一般百姓,哪里能够整盆整盆地吃?把吃了,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去,依然有味,可以解馋,才是这吃法的好

    端起汝州官窖的杯地喝了一的明前茶,陈师古:“自常平来到京西路,不过数年时间,叶县这不起的小县,竟已成了天罕有其比的大市镇。若不是亲看到,哪里肯信?这几年柏亭监商税京西

    贺大惊:“啊呀,益州的人用,我也听人讲过,只是没想到我们这里也用了。这钱钞就是张纸,上面印了些字啊图啊什么的,不怕别人照着样来。”

,却如何就能够当作钱用?心里一直嘀咕,想着若是外面人不收,到那里重换钱来。不想到了商场里,许多人都用这纸钞,极是方便。你们是见过世面的,说说是不是城里人现在都用这一钱了?”

    杜中宵到京西路营田已经数年,铁监、营田务和常平司,创造了大量利。此时京西路,已经是天最富庶的地方,提供的税收占有重要地位。不过由于天的铜钱有限,通不畅,从京西路运到京城的现钱并不多,是以实为主。铁监的铁和各工业产品,营田务的粮,常平司的绢帛,被三司收走的每年已过千万贯,是这几年其他地方修铁路的主要资金来源。除此之外,大量的财富沉淀在了京西路的各里。纸币一旦成功,这些财富就会显现来,可能会使工商业现爆炸

    正在这时,主人端了一大盆上来,旁边放个小炭盆,把坐在上面。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何三郎接了主人端来的豆腐和羊杂,:“岂止是不怕凉,里面的吃得差不多,还可以把这些放去,一起煮了。虽然这些不是好,却一样有味,最是实惠。”

    何三郎笑:“我们能想到的,常平司如何想不来?这钱钞,必是极难仿造的。”

    不一会鱼上来,了一壶酒,几个人一边吃着,一边聊些闲话。

    储蓄所广布城乡之后,杜中宵以商场收上来的现钱为本钱,正式成立了常平司的银行,称为常平钱引务,开始发行纸币。现在面额较大,最大的是一贯,最小的是一百文。钱引务与储蓄所是互不相关的两个衙门,一个发行,一个收兑。中间有商场广泛使用,纸钞在城市里迅速推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