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35节(1/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十三郎连连:“官人说的是,我们平时议论,也是觉得该如此。夺了云州,从山后威胁山前幽州,合河北路大军,容易成功。夺不云州,从河攻幽州,易被契丹人威胁后路。”

    杜中宵:“这本就是本朝恢复幽云十六州的正途。先取山后,山前的幽州就成为了孤城,无论如何不好防守了。不取山后,直攻山前,易被抄后路。”

    契丹夺取的幽云十六州,一般把云州周围称山后,幽州周围称山前,分成两个大区域。两地互为表里,幽州富庶,云州则地形险要。失了一地,另一地就被孤立了。

    占领河曲路后,宋朝形成了对云州两面攻的态势,占据了战略优势。不过直到现在,朝廷也没有正经讨论过对契丹的战略,只是以其,不适合动名的理由,一直兵不动。

    如果不是顾忌杜中宵,朝廷不想让他领军对党项,去年就应该对党项动兵了。拖到今年,时间晚了些,契丹那边的形势已变。从战略上,要求几个月对党项战事结束,可以调集大军,以应对契丹。这些显而易见的大战略,现在朝中没有人提来,也没有讨论。杜中宵有时候觉得,十几年前不得不与党项言和,对朝廷中的官员影响很大,包括皇帝,没有人再提久战略。

    昨天崇政殿议论的时候,杜中宵略提了一契丹,立即被止住了。没有人想讨论这个问题,让他觉有些郁闷。今天跟十三郎坐在一起,听他讲述军校里教官的意见,许多与自己想的暗合,不由欣喜。

    不知前线的狄青,对现在的总局势有没有认识,知不知,形势要求他速战速决。只有迅速灭亡了党项,宋军才能抓住契丹的时机,以最小的代价战领云州。如果耶律重元认败,宋军不能迅速拉大的机动兵团,只能坐看契丹统一,失去最好的时机。

    工厂的不一样

    过了几日,由政事堂组织,以文彦博为首,集合三司、御史台、谏院等官员,在都台集议叶县改革之事。此事是皇帝御旨,朝中的大臣大多参与,闹非常。

    因为不佳判尚书都省的吴育早早组织,安排了士卒公吏,服务来的官员。杜中宵与御史知杂郭申锡一起,早早到了都台。

    翰林学士欧修、王洙和王珪已经到了这里,与杜中宵各自叙礼。

    众人落座,欧:“叶县之事,是中丞到了那里查看十余日后,上书朝廷,认为当改。这些年叶县虽然发展成一大聚落,官员们大多只是经过,并不知那里到底如何。中丞,乘此空闲,何不讲一讲?”

    杜中宵拱手:“翰相请,敢不从命!十年之前,叶县只是一座平常的中原小县,只因八年前,我到京西路营田的时候,在那附近发现铁矿矿苗,附近又有煤矿,决定开办铁监。铁监开办之后,初时是为朝廷制铁轨机。因为人聚集,叶县离着最近,得些好,也没有什么。铁监越越大,其中许多关键的零件,除了供给本监,生产还有余力,便卖了去。加上通了铁路,从这时起,铁监成了天开工厂最合适的地方。小工厂难生产的东西,有铁监供应,工厂只要有熟手就可以。”

    王洙:“说到底,还是因为铁监。若是铁监不向外卖零件,便就没有这许多事了。”

    杜中宵摇:“翰,建立铁监,本就是为朝廷事,为百姓谋福。他们的机闲着也是闲着,些零件卖去,自己赚了钱,民间得了好,本是两利。”

    欧:“叶县容易开厂,怎么就惹许多事来?甚至不能跟平常州县一样去了。”

    杜中宵:“归结底,还在于工厂上。铁监未开之前,天也有工厂,不过不成规模,对天没有大的影响。叶县不同,大量工厂聚集那里,引人,形成大的市镇。人一多,理起来自然也就难了。而开的工厂,既不同于百姓田,也不同于城店铺,地方实际不知怎么。”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