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81节(1/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请了茶,李复圭:“不知太尉来有何事?”

    李璋放茶杯:“在官厅里面,一时间不知什么事来走一走。想起在河曲路的时候,你了许多时间报,便来请教。”

    李复圭听了笑:“原来如此。太尉不必忧心,机宜只是要求细心,事事留意,不差漏。现在机宜司,军官将领多是从河曲路调来,他们此事久,知厉害。太尉只要总其大略,有事命令他们即可。”

    李璋:“今日河曲路来的人在那里布置,我过去看了一看,见的事实在是杂,又要从中理条理来,非一般人能到。杜太尉曾讲,国家大政,兴军伐战,机宜司事宜极重。我是从军的人,向来没有过这些事,着实是怕得差了。”

    李复圭听了摇:“是太尉的心思重了。只要放宽心,多留意庶务,事并不棘手。开始的日不需去他们,只要立框架,让那些将领自己去即可。太尉从旁看着,一一记在心里,事便就会慢慢熟愁。机宜不似他司,日常许多都是小事,从中理条理,需年日久才行。”

    李璋叹了气:“以前在京城里,只听说河曲路大军对哪里作战,战无不胜,立了多少军功。现在才知,一切都是靠运气。天各路帅司,哪里有如河曲路这般,事事都得如此仔细。”

    李复圭:“杜太尉事,一向喜仔细。只要有可能,什么事都要搞清楚。最开始,河曲路的机宜司其实只是了解周边,熟知民。到了后来越越细,便就成了这个样。”

    看看天,李复圭:“看太尉苦闷,不如我们去寻赏功陈待制,饮两杯如何?给太尉讲一讲河曲路的事,知面的人怎么事,不需过于担心。”

    李璋:“如此也好。只是麻烦两位。”

    李复圭:“太尉客气了。我们同衙为官,本就该相互帮扶,才能得好。”

    一边说,一边唤了个士卒过来,到旁边的官衙去请陈旭。

    李复圭是世家,爷爷李若谷官至参知政事,父亲李淑童过翰林学士。他自己是庆历年间的士,后来跟在杜中宵边,朝为官。虽然家世显赫,李复圭也天资聪颖,于吏事,只是其取心一直烈,驭很严,与边的同僚倒是关系良好。

    不多时,李旭到来。三个人结伴了官衙,到附近的清风楼,叫了一个临街的阁

    了酒菜,李复圭

    “以后我们三个同衙为官,正该互相照拂。京城里比不得河曲路,很多事不同了。京城官员众多,不什么,都有官员议论,不比那个时候自由自在。”

    陈旭:“是啊,现在枢密院里,事事都要讲规矩,我也觉得拘束。上面虽有太尉,还有许多使副看着。他们以前又不是带兵的人,许多事不明白。”

    李璋:“以前是带兵的人又如何?便如我一样,带兵多年,现在却事事不懂,汗颜得很。”

    李复圭:“太尉不同,不过是因为现在带兵与以前不一样罢了。等到慢慢熟悉,自然一切都会好起来。再者机宜司与其他衙门不一样,主要是总揽大局,事都是面的人在。”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