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83节(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父亲,只是不说话。

    秦小娘听得不明就里:“为什么半夜行?他们能去哪里?”

    “痴啊!”父亲一拍大。“今年这么重的役,许多人都死在涿州,哪个肯去服?莫老四家在河南岸有亲戚,我听人说,是逃到河对岸去了!”

    以前契丹役重的时候,就有北地百姓逃到河南去,宋朝大多都会庇护。不过最近十几年,契丹也有意减轻了治负担,已经很多年没有人逃到宋朝那边去了。今年初在河东路战败,契丹开始大规模整修边境城池,突然加重了治的差役,便又现了民逃移。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到了晚上,吃过晚饭,秦法明蹲在院里,看着天边的斜神。自家在这里已经数代,好不容易有了今日,要离开,谈何容易?可不走又怎么办呢?听数人的说法,此次契丹修涿州,对征调的民夫用得极狠。现在又是最的时候,一天里不知要死多少人。

    秦小娘:“要不,我们再问一问。若是逃到河对岸的人,能得宋朝收留,我们——”

    秦小娘一愣:“一晚上时间,如何搬得走?”

    父亲:“你叫什么!家里自己人,随便说一说怎么了?此次征役,听说涿州那里,是把人向死里用。一天活来,每日里不知死多少人!”

    听了这话,母亲又哭起来:“你若是到了涿州,有个不测,我们一家人还怎么活——”

    秦小娘:“阿爹,要不,我们也逃到河的对岸去?”

    秦小娘,这才恍然大悟。涿州这里,离着拒河近的,契丹叫归义县,实际上就是宋朝雄州的归信县。拒河南有向契丹租的两输,河的北岸,自然也有归宋朝的两输。只是太宗时候免了雄州百姓的税赋,差役又归契丹,时间了慢慢跟宋朝没有关系了。

    秦小娘:“我们村里十几人家,都要去吗?”

    一边还在抹泪的母亲吓了一:“你说什么!若是被抓住,可是杀的罪过!”

    秦小娘看了看外面正在玩的弟弟,:“阿爹,若是此次涿州之役如此凶险,我们委实要想个办法才好。弟弟只有十一岁,还不了活计,家里没有个男丁怎么能行?”

    夜议

    父亲:“这,必然是早准备,都收拾好了。半夜全家行,哪个知?”

    在一边坐,秦小娘想了想:“阿爹,家里只有你一个男丁,能不能跟里正说一说,换个人差不好吗?我们单丁,哪里能服那么役?”

    自己这个家,一家四人,只有自己一个男丁。不

    看着父亲的样,既满面愁苦,又有些向往,秦小娘一时之间,竟不知说什么。过了好一会才试着问:“阿爹,我们家里只有你一个男丁,若是此次到涿州有个不测,一家可就没法活了。”

    父亲:“是啊,正是如此才让人发愁。若是再有个男人,总能撑去。”

   听了这话,秦小娘不由怔住。他们家里也算两输,不过在拒河北,契丹,差役又分在契丹这边,实际跟宋朝没有关系。契丹的差役比宋朝重,但现在这天气,差人修城,却太过分了。

    父样:“若真是到涿州是九死一生,逃到河对岸也是个办法。只是我们附近,最近两三天才开始兴役,像莫老四那般果决的,实在没有多少人家。还是等一等,听听消息。再者说,我们逃到河对岸,也没有亲戚故旧,如何能过日?”

    秦小娘想了想,断然:“阿爹不必担心。最近两年,常是我到草市去买货,实不相瞒,也认得几个南岸的人。若是逃过河去,想来总是有办法生活的。”

    听了这话,父亲看了看四周,小声:“若是官府安排,自然是都要去的。不过,昨天晚上莫老四一家,突然今天就不见了踪影。听人说,他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搬得一空,人却不见了。”

    父亲叹了:“以为我没有说过吗?里正说了,此次不比寻常,凡是男丁,必须服役,怎么说都不行。若是不去,官府里就来抓人。唉,这一关只怕逃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