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及此,李纲和颜师古俱都激动了起来。
听了颜师古的话,夏鸿升也不禁佩服这位老的
襟,你看,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懂就是不懂,一
儿也没有因为自己
为儒林大家而担心有损颜面,就这么大大方方的发问,这才是真正的智者啊,孔
不是也曾经曰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吗?
“学生遵命!”夏鸿升站起了来,又说
:“还请是容学生写来。”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妙哉!妙哉!”李纲拿着自己加了标符号的句
端详着,一边
称赞的:“这标
符号断句之法果然
妙,只要掌握了标
符号的用法,便再也不怕将录于纸上的话会错了意,一看之
,便知说话者如何说,表何意,说此话乃是何
心
境地……此法
妙绝
,若是推而广之,那日后读书之人,便再也不用受那揣测误解之苦!大功德!此乃大功德啊!”
于是夏鸿升恭敬的又是施礼,说的:“学生愚钝,哪能堪称讲解,的确是有一断句之法,这边献于师,还往师
教导。”
言的断句颇有所,故而
探讨一番而已。先贤之言
传至今,其见解甚多,纷繁之中,歪曲误解也常常发生,盖因时日
久,传之有误,无法辨别先贤真正所言耳。昨日偶然听到你说‘断句之标
符号’,老夫心中一动,似有所
,却不甚明了,故而唤你过来,细致讲解。”
夏鸿升去过纸笔来,走到了李纲和颜师古二人中间,现在纸上写了一些标
符号来,然后又说
:“这些标记,学生称之为标
符号,不同的标
符号代表着不同的间隔、停顿和语气。咱们说话,一句话的前后都有停顿,且带有不同的句调,这些停顿和语调,结合我们说
的话,来表示完整的意义和心境。一句话从嘴里说
来带有不同的停顿间隔和语气,可写在书里,我们怎么才能如实的还原
来说话的人,当时说
这句话的时候,
的停顿和语气呢?古往今来,多少古籍中都有因为句读不对而产生的错误和歧义,乃至于弯曲圣贤原本的意思来,误导后人。学生这
标
符号,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让无论是过了数百年,还是数千年之后的人,只要看见了这些标
符号,就能够正确的知
当时的人说的话来。这个蝌蚪一样的,学生叫他逗号,表达半句话中间的停顿,这个小圆圈,学生叫它句号,表达一句话说完,一个意思表达完了。这个木
似的,学生称之为
叹号,涌在句末,既有句号的作用,表示一句结束,又能表达
这句话的
语气是十分激动的……如此一来,如果我们都能够在书写中加
标
符号,那么就算是过去了成百上千年又如何?后人们也掌握了标
符号,就能够知
千百年前的人说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了!”
“是极,与老夫想到一了。”李纲
了
,二人相视一
,继而开怀大笑起来。
“不错,此法当尽快推广开来……”颜师古也是目光灼灼,中
光不断闪烁,死死的
着那一叠纸张来,生怕它们会不小心飞走了一样,像李纲说
:“李大人,此法,我看咱们还是需先得往国
监一行,孔大人那里……”
“且说来便是,老夫等不明白是真的不明白,说为讲解又有何不可?所谓达者为师,昨日里汝也不是曾说‘弟
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闻
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么?”李纲笑着捋了捋胡
,向夏鸿升说的。
颜师古和李纲都没有说话,不过从他们激动的相视惊诧的神,和用力捻动着胡须的动作来看,两个人都明白夏鸿升所说的话一旦成为现实,将会产生多大的作用。想想看不是么?若是孔圣人当初有这么一
标
符号,加
了《论语》里面,那么现在人们看到了都是已然原模原样照着圣人之言断句好的《论语》,自然而然的就知
了圣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了,哪里还会
错,哪里还会误导后世千百年之久?!
夏鸿升在纸上提笔写了几个句
,然后标上标
符号,颜师古和李纲二人仔细的听夏鸿升讲解着各
不同的标
符号不同的用法,夏鸿升教了半个上午,李纲和颜师古二人又练习了半个上午,二人总算是将标
符号的用法全都给掌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