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三章 扬州风华(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除去赶路的时间,在济州境的几座主要大城,如暨安、临梓、泰州等城,驻留的时日,不超过二十天。

    逗留时间如此之短,是因为周鸣发现,他似乎并不怎么受人迎。

    如同学唐俊明,在济州州府暨城,在一家刚开业不久的华书屋,搞了一次读者与作者本人的“签名售书见面会”,活动宣传和预期间,有五六百位读者写来信件,表示一定会来参加这场“见面会”,见一见他们仰慕已久的“华先生”,再买几华先生亲笔签名的《华文集》等等……结果,签名售书会当天,现场只有稀稀拉拉的不到两百人赶到,还有一大半烈表示会来的人,都没有来。

    如同学吕文才,在文气鼎盛的临梓城,包了整栋醉仙楼,广发邀贴,邀请了当地一批名人雅士,还有一些当地名,准备在醉仙楼,搞一场大型“诗会”,和老大“海平文仙”一起,品诗论赋,飞行酒,投壶赋诗,听名们弹琴演奏,何其风雅……结果,醉仙楼诗会,应邀而来者,座不满半。

    甚至,此次诗会才举行到一半,“海平文仙”田华,刚创作两首令场中众人激动喝彩的诗词,气氛也刚变得烈的时候,诗会现场,突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这群不速之客,以中年男居多,还有几位肃面老者,皆儒冠儒服,一脸冷峻,神不善。

    一场,这些人便指着周鸣大骂,说他华书屋的《故事会》“败坏风气”、“颠倒圣”,他的《华文集》“辞藻轻浮”、“不值一哂”,至于《漫画》,更是他们谩骂的重,说其“导人向恶”、“误人弟”,要求他“及早收手”,免得将来“祸”、“害及己”。

    措辞严厉的指责,让周鸣有“千夫所指”的觉。

    这个时代的,第一批“”,让原本心尚好的周鸣,面沉如,心糟糕到了极

    但细细一想,周鸣又立即想通了个中缘由。

    归结底,还是他创办的华书屋,犯了这些“齐鲁名儒”的利益。

    华书屋代表的是什么?

    是崇尚自由,是积极取,是开放创新、不受约束。

    这些齐鲁名儒们,代表的是什么?

    是因循守旧,是顽固保守,是条条框框、不得变动。

    两,格格不,思想上,自然也会产生剧烈碰撞冲突。

    尤其是一位耄耋老者,指着他的鼻,指着他写的一些文章诗句,声俱厉地指责他“怙恶不悛”,违背圣人的“微言大义”,声称周鸣他“大逆不”的行为,必将自绝于天时……周鸣登时大怒,一句话就驳的其哑无言,面红耳赤,几乎吐血昏厥:

    “你这皓首匹夫,也谈那圣人的微言大义?我只说一言,此地,既是圣人之地,为何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尔等既是圣人门徒,为何不见那仁义德,反见那山贼遍地?在送一句话给诸位:既然了婊,就不要立那圣人的牌坊,小辈,羞于与尔等虚伪之辈言语!”说完,甩袖而去。

    彻底得罪这些“齐鲁名儒”后,周鸣等人,只得扫兴离开。

    不过,在济州境,收获还是有一些的,如攀登泰山、晓鲁山等名山时,周鸣写了一篇《登泰山赋》,和若首诗词佳作,不久后,通过华书屋,这些作品在天广为传,济鲁本地的不少文人名士,观赏过这些文章诗赋后,捶叹,心痛懊恼:“华先生为何不在济州多停留片刻?噫!恨不能与华先生同游泰山,一睹其咏诗之仙态、著赋之神姿……何其之恼恨也!”

    此时的华先生,却早已缥缈无踪,追至莫及。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