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轻放(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抬孙无忌和房玄龄一扫,李世民:“冲远公此谏,二位以为然否?”

    奏疏静静地摊在桌案上,上面将冯渡被刺案的前因后果说得清清楚楚,包括李治为何刺杀冯渡的动机也猜测得合合理,案展到这个地步,已然是铁证如山,无法辩驳了。

    李世民淡淡:“皇犯法,是朕教无方,刺杀朝臣罪大恶极,自当严惩,朕问的是,该如何严惩?”

    殿众人神各异,孙无忌捋须微笑,房玄龄阖目不语,孔颖达满脸愤慨,而李世民,却面无表

    李世民眉不抬,淡淡:“冲远公论,朕受教了,现在的问题是,晋王刺杀朝臣一案,大理寺和宗正寺并未结案定案,罪名未立,如何严惩?就算晋王的罪名成立了,贞观疏律,这可是斩首的大罪,冲远公的意思,莫非是要朕杀了晋王?”

    空气忽然凝固,一直阖目养神的房玄龄忽然睁开孙无忌脸上的微笑消失,捋须的动作也停了,孔颖达,迟疑了一:“陛误会老臣了,皇犯法可罪矣,但不必与庶民同罪,此案恶劣,天人议论纷纷,不惩又损害皇威,老臣以为,可削晋王王爵,贬为庶民,谪千里,圈于州城自省其过。”

    他是标准的老狐狸,对理国事非常在行,但是涉及闱天家之事,房玄龄向来都是装聋作哑,左顾右盼假装看风景。

    李世民沉着脸,森然的目光飞快从孙无忌,房玄龄和孔颖达脸上一扫而过,指了指面前的奏疏,冷冷:“众卿皆是朕的左膀右臂,被朕倚为国之石也,不妨说说,此事当如何置为妥?”

    “陛,老臣以为,法不可违,律不可逆,不法而赦,诸法弗为。为大唐万年社稷计,纵是皇犯法,亦不可轻饶,陛当为天臣民表率……”

    …………

    李世民脸愈见冷漠,角一勾,:“削王爵,贬庶民,谪千里,圈州城……嗯,冲远公倒是想得周到,既给了天代,又顾及了天家血脉……”

    能混到与李世民同殿议事的位置,智商且先不说,商一定是非常的,这作死的话说来,李世民会不会采纳不一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会记住你,以后你的有生之年最好活得小心,别让他逮住你的小辫,稍不留意他就会活活掐死你……

    可是李世民偏偏不放过他,已经直接名了,房玄龄避无可避,只好苦笑:“老臣觉得,不如等大理寺和宗正寺定罪之后再议论如何置晋王也不迟,毕竟晋王是否真的是刺杀冯渡

    一片吵吵嚷嚷中,李世民铁青着脸,却不得不忍住怒气,将孙无忌房玄龄孔颖达等重臣请去甘殿。

    “陛,老臣以为当严惩晋王!”

    如何严惩?

    孔颖达语滞,房玄龄继续阖目养神,浑若未闻,孙无忌依旧拈指捋须,脸上的笑容那是非常的缥缈若仙,一派嗑了丹药即将飞升的超然。

    这话谁敢说?要严惩的是当今天的儿,难当着他的面说你儿太坏了,陛你大义灭亲把他活活掐死,然后你再节哀顺变好不好?

    甘殿的气氛很凝重。

    这事惹不得,沾不得,很要命的。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为屈辱,为家事悲哀,恨满殿的文武是非不分,怒暗中的敌人挑衅天威。

    殿再次陷寂静,君臣相顾无言。

    一百多人的联名,分量太重了,饶是乾纲独断的李世民,也不得不屈服于朝臣的压力

    房玄龄暗叹了气。

    良久,孔颖达忍不住了,老先生资历,脾气爆,里不,跟已故的魏征关系不错,自然也传染了魏征一些不要命的病,比如单机刷大boss,挑战生命极限……

    孔颖达第一个站了起来,老先生学问渊博,为人也耿直,一生提倡品学皆俱,既然李治刺杀冯渡已是铁案,老先生失望之余,怒其不争,说话也带了几分火气。

    这句话问,一肚火气的孔颖达也不敢搭话了。

辩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