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98章 战前准备(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esp;&esp;自从灭东突厥之后,大唐还从未有过,举全国之力,伐一国的举动。周边的国家,也没有一个国家值得大唐这样。但是句丽,却毫无争议地,有这个资格。甚至满朝文武谋划了多年,时至今日即将发兵,都没有特别大的信心能够成功。

    &esp;&esp;事实上,朝中对此时向句丽用兵,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官员是持有反对意见或者消极态度的。当年以隋朝国力之,攻打句丽仍然铩羽而归。李唐才建国多少年,休养生息的政策都还没有贯彻去,国力的悬殊就更别提了。

    &esp;&esp;就拿最重要的人和耕地来说,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在籍四百万,到了隋炀帝登基时已达八百九十万,以一计,全国人五千万,而在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全国算上隐也不过三百万,两千多万人。耕地更加是天壤之别,隋文帝开皇九年,全国统计,已垦田地一千九百万顷,到了隋炀帝大业中期已垦田地五千万顷。而到了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全国已失的耕地,就达到了两千三百万顷,也就是说,在全国的范围,有一半的耕地是没人耕,闲置状态。

    &esp;&esp;古代和现代的不同是,耕地如果荒废了多年,变没办法再耕,得重新完成一边垦荒。这,恰恰是相当耗费力的。

    &esp;&esp;当然,这个数字也不见得十分准确。因为仔细研究,隋文帝建国到隋炀帝登基也不过十来年,十来年人达到翻倍,就是母猪也生不来这么多,很明显是荒谬的。那这个数字是怎么回事呢?魏征给了一个说法,隋朝前面是南北朝,那个时候人们离失所,人统计困难。而隋朝正式建立后,国家大一统,各地官员们对百姓行彻底的调查,这主要是为了收税,人税。为了合隋炀帝的横征暴敛,巧立名目加税,各地又行了一定程度的虚报,所以在隋炀帝在位的时期,人达到了恐怖的五千万。

    &esp;&esp;但实际上,可能没有那么多。

    &esp;&esp;而到了李世民刚登基的时候,官方统计的籍是二百万,实际约为三百万,两千多万人。打了十多年的仗,死了小一半的人,这个比例相对是合理的。

    &esp;&esp;而李世民为了避免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在刚登基的时候,明知有隐,却也没有行人普查。这也是历朝行休养生息,藏富于民的一手常规手段。真正行的人普查,是在李牧提新政,废除了人税之后。以地收税,而不是以人收税,普查人对民富就没有了影响,李世民这才旨,逐步在各地推行‘份证’,这样统计来的数据,绝对是历朝以来最准确的。

    &esp;&esp;李牧提的新政,巧妙之就在于。解放了人这条线的限制,从前有人税的压力,人都是尽量虚报瞒报的,这样对于其他要利用到人的地方,就产生了很多的限制。比方说,需要募兵的时候,就会因为没有掌握到人丁的数量,而导致效率极低。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