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083【火zhong】(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谭熙鸿目睹了整个经过,不可置信:“怎么会这样?怎么可以这样?”

    谭熙鸿肯定:“这也是搞科学的态度。”

    小贩笑:“我叫李全,32岁,卖糖堆儿的,不识字儿。”

    “那就更应该受教育,学校可以导人向善,纠正他危险的行为观念。”那人

    小贩:“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会打。杀人犯的儿更不能读书,以后当坏人会害死多少人啊。”

    周赫煊问:“如果这人大学坏呢?有知识的坏人,可比文盲危害更大。”

    两人没走几步,周赫煊便找到个小贩说:“你好,我是《大公报》的问卷调查员。”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前一章我们提到,民国初期有三教育。其中民众教育理论,认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历史上,这理念正是发源于北伐时期。

    “嘛呢?”小贩一脸懵

    “那可不一定。”周赫煊说。

    解放思想,真的很重要!

    周赫煊详细说:“城北的希望小学里面,有个学生的父亲是杀人犯,母亲是娼,其他学生家反对他读书,要求开除。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别急,慢慢来。”周赫煊又截住一个镜的,看样是个知识分

    整整忙活半天,总共收到五百份调查问卷,最后统计来:持否定观的占872,认为杀人犯和娼的后代不应该读书;而持肯定观只有128(其中绝大分是妇女和知识分)。

    周赫煊说:“一拍脑袋写来的新闻,难免脱离实际况。我们《大公报》的办报方针是不党、不私、不卖、不盲,这个不盲既要不盲从俗,也要不盲目报。”

    “好的,谢谢你的合,”周赫煊说,“请问你的姓名、年龄、职业,有没有读过书?”

    谭熙鸿好奇问:“周先生,你这个问卷调查,有什么作用吗?”

    很快又问到一个卖菜大妈,她说:“多读书有好,这杀人犯的儿,说不定大也有息呢。”

    这个问完,谭熙鸿才说:“看来还是读书人明事理。”

    周赫煊没想到的是,自己那一篇报,居然促使“民众教育理念”提前兴起,燃了全民教育的火

    看到这个结果,周赫煊默然无语,他没想到会如此糟糕。

    周赫煊笑:“谢谢你的合,请问你的姓名、年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

    那人痛快地回答:“我叫鲁杏芳,字良,29岁,金硕士,洋行职员。”

    “明白了,社!”众人纷纷应

    为几十年后的现代人,你很难想象民国初年那蒙昧,罪犯的儿受教育,居然会是大多数老百姓的共识。

    “哦,明白,”谭熙鸿赞,“这就跟科学实验一样,需要收集分析数据,想不到办报纸也有如此讲究。”

    阐述自己的思想。

    小贩说:“当然要开除啊!”

    周赫煊又陆陆续续问了七八个人,甚至连印度籍巡捕都调查了,得到的回答惊人一致:杀人犯和娼的儿不该读书!

    那人说:“当然有权利读书,现在都民国了,步的文明社会就要给每个国民以受教育的机会。”

    “为什么?”周赫煊一边纪录一边问。

    小贩理所当然:“还读啥书?老爹是杀人犯,老娘是娼妇,这大也肯定不是好东西,早死了省事儿。”

一个,都要详细记录。听明白了吗?”

    周赫煊又问:“中华民国的宪法规定,所有国民都拥有受教育的权利。你认为这个学生有读书的权利吗?”

    谭熙鸿都把自己此行目的给忘了,叹气说:“国人的观念还需要步啊。”

    周赫煊解释:“《大公报》准备一个度系列报,讨论国民的受教育权。这个问卷调查,就是收集老百姓对此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