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018【落难公子】(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酒酿是张兆和的拿手好菜,用朱自清的话来说,那简直是世上最鲜

    拉了两回肚就习惯了,周维烈已经学会了敲碗筛石的技能,酸得像醋一样的米汤也甘之如饴。只可惜油太少,见什么吃的都馋得,每天都于半饿半饱的状态。

    一大一小,两人,足足了三菜一汤,丰盛到近乎奢侈。

    大概过了半个月,周维烈的零钱就用完了。只有每周一的早晨可以吃,周末再去梅贻琦家打牙祭,其他时候都被迫接受了学校那猪一般的饭菜。

    “数学对国家没什么用啊,”周维烈,“自开学以来,我们班已经有两个同学转系了,另外几个同学也有这样的打算。”

    周维烈嘀咕:“华教授也这样说,上周还给我爸写了封信告状。”

    周维烈:“以前在天津和重庆的时候,爸爸也经常给我说这些,但当时都半懂不懂,现在终于切会到了。”

    周维烈意识的咽,说:“等到了重庆,我再回请吴叔叔。”

    “能会就好,你很有前途。”吴宓赞许。

    吴宓斥责:“谁说数学没用?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它能带动其他理工科的发展。”

    周维烈说:“我正在考虑,是不是该转专业,去学理、化学或者是机械。”

    “你现在的任务是安心学习,不要胡思想,知吗?”吴宓严肃

    吴宓非常讨厌教授们的菜行为,陈岱孙开垦的两块菜地就在吴宓屋外,天天把他吵得不行——“自晨至夕,皆在宓窗外伏地菜,宓殊厌恨之”。

    “谢谢吴叔叔,”周维烈把盘里的最后几粒米饭夹到嘴里,,“我明白我爸的意思,他是让我见识一中国的真面貌。”

    吴宓不是唯一给周维烈改善伙的,但凡条件允许,许多教授都会站来帮忙。比如沈从文,基本上每个月都要请周维烈两三次馆,或者让老婆张兆和给维烈酒酿

    吴宓勾着周维烈的肩膀,笑:“走,叔叔带你吃好吃的。”

    “知了。”周维烈有些郁闷。

    沈从文的收也很,但他的钱都用来买陶和书籍了,请学生汪曾祺也只吃一碗米线。

    周维烈就像是几天没吃饭的叫,狼吞虎咽的吃了三碗米饭,把桌上的几盘菜风卷残云般掉,最后脆把饭倒菜盘里

    开学第二个月,费正清作为国特使访问西南联大。这位老兄跟周赫煊就更熟,以前但凡是来天津,费正清两都住在周家,还在上海周公馆住过几个星期。

    被孤立什么的本不存在,周维烈在学校的人员奇好,不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对他照顾有加。一方面是看在周赫煊面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年龄太小,洗衣服之类的杂活经常有同学主动帮忙。

    吴宓跟周赫煊的私,经常被梁启超拉着在清华园一起打麻将,他还被周赫煊请来了《大公报》副刊半年多的主编。有段时间吴宓从国外归来,住在天津三乐堂整整半个月,维烈这小跟他也是很熟的。

    整个抗战期间,吴宓是西南联大的号大款。此君来昆明时刚刚离婚,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而且兼职多多,每月能有六七千元的收。他天天,甚至同时请三个关系暧昧的女士一起吃联谊餐,日过得不要太潇洒。

    “到时候让你爸请我,反正我不会吃亏。”吴宓开玩笑

    “吴叔叔。”周维烈恭敬问候。

    吴宓问:“你数学那么好,转专业什么?”

    费正清在回忆录里写:“中国人有两极端的教育女的方式,一是溺,恨不得把所有的一切都给后代享受;另一是让孩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周赫煊先生的选择我不敢苟同,因为他的儿正在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应该每天于半饥饿状态。但不可否认,这培养方式非常成功。我和当时只有12岁的周维烈有过一次谈,他的思想比许多成年人更为成熟。他表示自己以前只关注数学,而西南联大以后,开始关注社会政治问题。或许正是这一时期的思想转变,才会促成他后来的选择……”

    又是一天放学,吴宓站在教室门:“维烈,快过来!”

    吴宓笑着说:“哟,你还懂大理的。”

去领了课本,第二天正式开始上课。

    吴宓摇苦笑:“你爸也是狠心,好好的日不过,非把你扔到昆明这鬼地方受穷。以后嘴馋了,就来找你吴叔叔,肯定让你吃饱吃好。”

    星期一早晨终于吃到煮,周维烈边吃边怀念家里的伙,同时看着狼吞虎咽的同学们若有所思。

    这时候,贵人现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费正清得知了周维烈的况,立即请这小去吃大餐,还留了200元的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