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番外:满天星斗(2/7)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可信度有,但不,这很可能是秋战国时期族群认同需求产生的历史重新记忆的结果。

    我真的无语。

    《禹贡》:‘既载壶,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太原在山·西汾一带,岳即霍太山,在山·西霍县东,汾所经之地。怎么不提?

    《禹贡》还说了:‘嵎夷既略,潍淄其’。有人截这一段来说大禹是山·东人吗?

    《禹贡》还说了:‘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云梦作治’。又治了云梦泽。大禹是湖·北人?

    本是集团式输!有文案的造谣。

 

    《禹贡》又说了:‘淮沂其治,蒙羽其艺,大野既渚,东原底平’。这是苏北和山·东南。大野就是野泽。

    我还能从故纸堆里找大禹是外星人的文献证据链呢!难大禹是外星人?

    《禹贡》还说了:‘九河既,雷夏既泽。澭沮会同’。难要说雷夏也是太湖?这分明是菏泽,澭沮都是黄河支

    《禹贡》还写:‘弱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攸同’。漆沮即洛,泾渭就是泾和渭,都在关中。

    不要费劲拉在文献里找大禹是浙·江人,虞朝在良渚的证据了。

    司迁其实就是照抄了上面贴的尚书,说了治理黄河。

    结果现在一群人,截个“震泽底定”,上文只字不提,就说大禹是太湖人?这不是别有用心是什么?

    现今会稽山的命名极为随意,越王指定的,既没有凭据,也没有旁证。越王自称‘夏禹苗裔,是少康庶,封在会稽,奉守禹祀’。

    还有拿会稽山举证的,鼓大禹人生娶亲,记功,会盟,安葬四大事都在绍兴会稽山,其实是衣锦还乡什么的,大禹看到当地土著防风氏占据了自己祖先的‘良渚故地’,怒而杀之什么的……

    综上,《尚书·禹贡》确实写了大禹治理钱塘江域,但大禹也跑遍南北,江黄河都治理了。

    简直要把我笑死。他自己拿史记举证,但是史记就写了大禹治黄河。

    《禹贡》:‘伊洛瀍涧既于河,荥波既渚。导菏泽,陂孟渚’。黄河以及伊洛不会不认识吧?

    还有人生搬,然后跟我扯什么良渚是虞朝,扯什么良渚贵族统治了北方族。搞笑,哪个研究所的结论?

    当时整个秋战国时代的风气都如此,比较远离中原的诸侯国,都给自己编造各祖先,以华夏系统。

    这分明是秦汉文人牵附会,想写他定了整个九州。

    尤其是对《禹贡》的断章取义,不止看到一个人发“三江既震泽底定”那句了。说大禹是钱塘江太湖域治

    良渚中心论,就完全不是一个质了。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一文案,网上一撮考古和一撮文献,半真半假往外混淆着发,费了大量的时间考据,目的明确。

    没见过这么会断章取义的,如果要说文献,大量都指向黄河,拿几个字来说是良渚,这和儒生编造历史有什么区别?

    还有一个叫‘时间草原’的,说所有线索都指向禹治江,没记载治黄河。

    当我提这一质疑时,我被删评论加禁言,然后那人对我一通输,贴了一大堆已经发过无数次的文案,我还无法回复,直接把我气炸了。

    那些人的文案我看了,非常丰富,但都是只言片语,很多地方直接用‘方言’来解释,说伏羲是古越语称呼,其实就是‘无·锡’。我人傻了。

    现在考古谁也不能定论虞朝在哪,有没有,是什么样的。他们就知了?说白了还不是在那拿着只言片语推理?为了他们想要的答案,而急于求成?

    官方用满天星斗来替代‘中心论’,慢慢改变人们认为河洛起源的思想。然而一波人要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司迁写史记这分时,直接照抄《越绝书》的说法。因为符合儒家的‘大华夏’、‘大一统’学说。所以可能是真的,但也可能是假的。

    他们挖掘文字,有大量的文案,去佐证大禹是良渚人,史前大洪其实是指域。

    欺负一般人不会去看《尚书》是吧?

    这就离谱。同样的方法,无数人能找虞朝在中原、在山·东、在陕·西的证据。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拼命往良渚是文明主上靠?

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