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们也许更喜明末这
世,毕竟大明朝文贵武贱,武臣被文臣压制多少年了。只有在这王朝末世时,他们这些武人才算是雄起一回。
什么朝廷诏令,什么皇帝旨意,什么督师巡抚,什么御史言官,只要手里有兵,在这世里,谁也奈何不了。
就如刘良佐刘泽清杰左良玉这些军
一样,不
他们当年打仗剿匪是多么不力,可只要手底
有足够的兵,朝廷就得忍着。
甚至崇祯一死,这些军阀们还立就凭拥立之功,成定策元勋,摇
一变,个个成了伯爵侯爵,总制一镇。
王之仁好歹也是崇祯朝的苏松总兵弘光朝的镇倭将军,虽然没能封侯藩镇,但也是见识过了的。
如今这时局,鲁监国自己送上门来,他难还会推开?
没读过多少兵书,可好歹三国演义的评书话本总是见过听过的,曹挟天
以令诸侯,这典故谁人不知?
当初弘光朝时,各军论兵力最多的当属于左良玉,但为何黄得功
杰刘良佐刘泽清四人封四镇,晋侯伯,左良玉却没这待遇?
就因为当初他没有定策拥立之功。
功大莫过于拥立。
大明的武将们追求的是什么?
他们最大的追求其实就是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挣得一个世袭武职,甚至是与国同享的世代公侯爵位。
只是大明异姓臣们能得的爵位仅公侯伯三等,且非常难得。甚至开国仅有六国爵之称,虽然实际上朱元璋封了二十多个国公,但开国第一次大封确实只封了六个国公,好些是后来加封的。
老朱在世时一共封了二十五个公爵,七十九个侯爵,十二个伯爵,甚至还有十一个爵,二十三个男爵,一百五十余位。只是后来仅保留公侯伯三等。
到了朱棣靖难后,也大封了一批,此后历代皇帝也多少封几个,但大明的爵位还是非常值钱的。
崇祯临死前,局势崩坏,也只能把祖宗舍不得轻易授封的爵位拿来,李自成
近北京时,为让吴三桂放弃关外之地带关宁兵回援北京,封吴三桂平西伯,召山东总兵刘泽清勤王护卫,封东平伯。
形势危急,崇祯病急投医,对手握兵
的黄得功、左良玉、唐通等倶封伯爵。
一气封了十几个爵位,可最后一个都能来救命。
福王南京称帝后,对那些手握兵的武将军
们就更是客气了,一
气又封了诸多爵位,比如黄得功被崇祯封为靖南伯,也加封为靖南侯,甚至灭亡前还再晋为靖国公。
左良玉晋为宁南侯。
连降清的吴三桂,都被弘光加封为蓟国公。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