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71(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屋响起一片叹息之声。

    厚厚的史卷已经重新摞放在了文渊阁的案牍之上,沈鹤轩回到室,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了第九卷 ,翻到了引起此番风浪的那一页。

    刘钊林上路了,众人却慨不止:“不过一字笔误……哎,谁又不曾笔误过呢。”

    刘钊林赴任的那天,很多翰林院的同僚都去为他送行。

    刘钊林叹息:“多谢各位,刘某有负乡亲、有负恩师,有负圣上,还牵连了诸位同僚,刘某没有颜面喝送行酒,便当它是赔罪酒吧。”言毕,他眶悬泪,一饮而尽。

    黄昏时分,同僚陆续返家了,沈鹤轩却叫住了燕思空。

    “沈兄,不知有何指教?”

    “沈兄这么一说,似乎……确实有不对劲

    他原本是个喜言笑的人,经历过此事,已是满目沧桑,仿佛一夜间老了十岁。寒窗苦读三十载,本已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殿堂,却又一朝化为乌有,此等人生之变,非一般心智的人可以坦然面对。

    尽所有人都已经看过翻印的新编史,但翻印之作,用的是刻本,字、字迹几乎看不原貌,原稿的细节自然也全缺失。因此,所有人都围了过来,想亲瞧瞧那要命的两个字。

    沈鹤轩拿着原稿第九卷 ,走了过来,放在燕思空的案上。

    果然,昭武二字被错写成了武昭。

    燕思空在人群中默默地看着刘钊林,他与刘钊林没有多少私,此时也不宜有太多绪。

    “正是。”沈鹤轩指着“武昭”二字,“你可觉得这二字有些……违和?”

    而主笔刘钊林则被贬为知县,即日就要去同样穷苦偏远的永州赴任。从翰林到知县,看似品级并没有变化,实则是云泥之别,翰林是培养阁臣宰辅的地方,意味着未来可平步青云,位极人臣,而一名知县,一辈错,也难有提的可能,何况还是匪患猖獗的永州,等于前途尽毁。

    涉案的其他四人,则均被罚了半年的俸禄。

    那一天,他们重新分了任务,开始新一的校

    ——

    “可不是啊。”

    众官弹劾王生声的几项大罪均被轻描淡写地掠过,只办了他渎职与受贿,想来谢忠仁暗地里使了不少力。王生声被弑夺大学士名号,赶阁,贬去蜀,接替因病致仕的重庆知府。蜀虽已不是蛮荒之地,但山险刁,百姓困苦,王生声的仕途可谓日落千丈,比之当初遭他陷害被贬去庆的蔡中繁还不如。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我有两疑惑。”沈鹤轩,“一是这一行的留白较之其他更少,每人书写都有自己的习惯,有的喜将卷页充满,字迹往往着边线,有的则留有余地,显得落落大方,这武昭二字的间距,和昭字后面的留白,都与刘兄之前的书写不大一样。”

    沈鹤轩仔细盯着那两个字,却皱起了眉,燕思空站在一旁,漆黑的瞳眸将沈鹤轩的每一丝表都收中。

    “哦?”燕思空一副好奇的模样。

    “这是那页错漏的。”

    沈鹤轩沉声:“新编史原稿已经返回至文渊阁,我等需重新校,有此前车之鉴,相信诸位都会更加细心,以求不再半字错漏。”

    燕思空皱眉看了一会儿:“似乎……说不上来,沈兄可是看了什么?”

    众人唏嘘不已。

    “我有一事,想与你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