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崔颂突然想起,自王莽之篡后,东汉时期的男人貌似都是取单名的,所以他们的“名”往往是一个字,如曹,孙权,刘备。两个字的……不是贱民
份,就是某个人的“字”吧?
“志才……戏焕……”
穿着湘
崔季珪:………………
更让他到可怕的是,坐在对面的便宜侄
,
中竟
了期许的意味。
崔颂这边正有恍惚,以“为主人分忧解愁”为己任的侍女迈着小步近
。
因为野史里说戏志才叫戏忠,刚刚看到戏焕这个名字的时候,崔颂一也没往戏志才的
上想!
崔季珪……崔琰……!
那个据说帅得掉渣,却整天绷着一张教导主任的脸,连曹
看了都有
怵的三国名士,崔琰?!
可古人的诗词歌赋,引经据典,他一个都不会啊。
所以说……崔季珪的这个“季珪”,其实是便宜侄的“字”,而不是他的“名”?
刚这么想,便宜侄就补了他一刀。
第2章 一言不合让弹琴
三国演义》里没有提到,但正史《三国志》里面提到了。
一直以来都作为“对弹琴”中的那只“
”的崔颂顿时僵
了后背。
“公,已是未时五刻。公
可要抚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琰以为,以志才之能……”
一月牙曲裾的侍女显然不能明白崔颂为何突然变了音,
带不解地觑了
他的脸
,又飞快地低
,“已是未时五刻,公
可要抚琴?”
“你说什么?”
正因为这人早亡,曹失去一大谋士,向荀彧问计,这才得到郭嘉。
没想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东汉末年!
抚琴两字将崔颂从“边都是
人”的震惊中拉了回来,变作不敢置信的惊悚。
崔颂:……原主看起来特别有文化怎么办。
兴许是他沉默的时间太久,崔琰正襟危坐,肃手一揖:“叔父可有心事?”
作者有话要说: 假如崔颂闭的时候说了一句:继续啊,给我
脚。
崔颂神一振,正要拿“是啊我心事重重不想弹琴”当理由躲避
馅的危机,却见崔琰并袖再揖,十分真诚地
,“若是此事不宜明言,叔父便以琴曲为载,聊作排解,如何?”
崔颂顿时觉压力山大,觉得自己再这么
去,迟早会
馅。现在的他就像一个目不识丁的村夫,被刀架着脖
,
着扮演一个硕士毕业的文化人一样。
——崔琰?!!
而史书记载的往往是“名”,也不知崔季珪的“名”是什么,千万不要告诉他这个便宜侄
也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
。
琰……
PS:戏志才在历史上没有记载名,一说是志才就是他的名……戏焕这个名字是我瞎编的。=3=
崔季珪奇怪地看了崔颂一:“‘
曰,焕乎其有文章,说的便是志才吧’,叔父曾以此大赞戏志才,今日怎么……”
由此可知原主的琴艺大概很是不错……但知这
并没有什么
用,不会的东西就是不会,就算
里还残留着弹琴的本能,他连曲谱都不知
,又怎么弹?
关于竹简问题……据我查到的资料,虽然东汉就有蔡
改良造纸术,但纸张的真正普及是在晋代。
没想到这人竟然和原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