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82(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柳世番一愣,忙撂手中书,掀车帘起,“快请他过来。”

    正走神着,车厢忽的剧烈颠簸了一,猛然停住。

    柳世番打起车帘,立刻有人前来解释,“前方木桥被冲毁了。”

    柳世番于是欣然应允。

    贫贱夫妻百事哀。待到富贵时,伊人却已不在了。

    不料竟又在此遇见了。柳世番暗想——这一回纵招揽不成,也至少要保举他京应试,纳朝堂。

    最终脑海中回影不散的,却是早年贬谪路上的相互扶持,和韩娘日愁苦与愧疚不言中难得一展的笑靥。似乎是行近登州时,他们留宿在驿站破败失修的客房里,屋外着大雨,屋里着小雨。她焦急忙碌的腾挪行,为他寻衣蔽寒。他恰于翻开的衣间瞧见一朵压扁的绒,于是拾起来整了整,给她簪在了鬓上。她怔愣之后见他在笑,不觉也跟着笑起来。于是两人便依偎着坐在行上,听着漏雨打在陶盆、泥盆、瓷碗、酒盅……里的声音,悠然歇了一晌。

    ——他一生行事问心无愧。唯独在这个女儿上,颇有些愧对故人、一言难尽。

  ——至少脑是放松的。

    互相寒暄致意后,少年告诉柳世番,他从汝南回程,路过此地,正逢雨泥泞,于是在附近租了个院小住。恰侍从敲门借船,得知是柳相路过,连忙前来拜见——柳相若不嫌弃简陋,不妨去他的住歇脚小酌。

    柳世番车去亲自查看一番,见那河虽不甚宽,然而河中湍急,靠临时搭建的浮桥是过不去的。而河上木桥没个十天八日也难修好。

    然而片刻之后,他便记起亡妻还给他留了给女儿。于是缠绵不尽的谊霎时在清醒中消散了。

    放松得太过时,不知不觉困倦涌上来,往昔的记忆便也如车外晚枫叶落般纷纷扬扬的飘满思绪。

    便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立于前,谦而不卑,平和冲淡的拱手向他作了个揖——果然是曾在衢州赠粮给他的年轻书生。

    柳世番是真心想招徕他。倒不纯粹因为欣赏,还因为不安——这少年既不是池中之,久在江湖,难保他不会翻江倒海。

    柳世番自认阅人良多,然而这样的少年实为平生仅见。一看去便知他白龙鱼服,非是凡俗。可细品他究竟“贵”在何,却又觉着安一应新贵、久贵,乃至世代簪缨、书香传家、满门忠烈……的门第,有一个算一个,俱都养不这样的好少年来。十七八岁,就能凭有限的财力短时间在人生地不熟的异乡筹集到官府都筹措不来的粮草,如此袖善舞,却又悲凉慷慨的问他年少时也不敢问的、刀刀都切在要害上的问题。比起心培养的世家弟,倒更像是什么应运而生的风

    在衢州时一时被他打动,放他自由归去,事后想来很是后悔。

    便吩咐人,“去近郊农家问问,可否租赁到渡船。”

    原来这阵这一带连绵雨,河中暴涨。河上木桥年久失修,加之两岸土壤失,被河中木一撞,桥就倒塌了。

    侍从领命去寻,不多时便来回禀,“有个自称时百川的书生求见,说在衢州时曾与您有过一面之缘。”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果然只是个寻常的

    上一回这么赶路是什么时候?是年少游学时?是起复还朝时?是辗转在扬州院和两税司之间督盐铁时?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