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节,昭德院里的天棚早早地就搭了起来。纱帘竹帘遮罩住的棚
,既透风又防蚊虫,在夏日里使用是再舒畅不过了的,除了见人接驾、梳妆就寝,贵妃娘娘一日里有大半时辰都在天棚里坐着。
书童叹息一声,略微有些抱怨:“夫人怎么不肯久久的跟在老爷
边呢?夫唱妇随才是正经
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渐行渐远。
于亘古不变的星辰之中,遇见心心念念的那个人,彼此之间能互相打个招呼,已是如微弱星光一般的奇迹。
月牙儿手攀船舷,大声喊:“勉哥儿——”
只是里的温度,
生生被大盆大盆的冰块降了
来,显得不那么
。
她起走到船舷边,看看
,听听歌,不知为何浅笑起来。这橹歌倒真像是特意为她唱的。
京城里,也是一样的燥。
有小女捧来一盏甜碗
,
风迎面来,于静默无声里送来丝丝清凉。静了一会儿,就当书童以为吴勉要回船舱时,他却忽然回眸,望着空空的江面,悠悠
:“你不懂,凤非梧桐不栖。我的妻
既然是翱翔九天的凤,那我甘愿为一株
叶茂的梧桐。等她飞累了,便停在树
上栖息。”
他独自望了一会儿面,
波轻轻
漾,倒映着
星光。吴勉笑了笑,转
回舱了。
月牙儿睡惺忪,有些茫然,静静听了一会儿,才听明白那橹歌在唱什么。
,也平稳,船家唱起不知名的橹歌,歌声浮动在星光灯影里。
吴勉拿了一枚杏脯在手里,轻轻咬了一。不同与那些甜腻的果脯,杏
微有些酸,却更加彰显
杏
本来的风味。细细品尝,才觉
酸里的甜,悠久隽永。
船离得越发近了,吴勉亦手攀船舷,声喊着她的名字:“月牙儿。”
这话,他好像是说给书童听,又好像是说给自己听。
那人听了,不住地往前探,离得近了,才瞧清他的面容,不是吴勉又是谁?
说完,她三两冲到藤椅边,拿起那罐杏脯,瞧准了时机,往吴勉那里扔。
隔着一江,月牙儿目不转睛的望着吴勉,忽然想起什么:“你等一等。”
书童侍奉吴勉这些时日,多少也明白他的,听了这话,立即噤若寒蝉,只沉默的跟在他后
。
“月儿,望不见乖亲到。猛望见窗儿外,
枝影
摇,低声似指我名儿叫。双手推窗看,狂风摆
梢。喜变
羞来也,羞又变
恼。”[1]
那随着缓缓走来的船
,分明立着一个人,穿一件白
襕衫。
她望着船影,觉得有趣,不知为何抬起来,神
微变。
渐渐的,夜里
现了另一艘船的影
,船前挂着两盏羊角灯,投在
里,倒给月牙儿乘坐的这一条船作伴。
直到再也瞧不见那盏船灯,吴勉从收回目光,转过去。他的书童想替他拿那一罐杏脯,吴勉却不让,视若珍宝一样收着。
两只船肩而过,月牙儿从船尾跟到船
,吴勉亦从船
奔至船尾,在灯火阑珊里两两相望。
吴勉斜睨他一,剑眉微蹙:“这样的话,我再也不要听第二遍。”
差一,那罐杏脯就掉在江
了,所幸吴勉接住了。
这歌声缥缈快乐,偶尔有几个浪拍过来,以
潺潺声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