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18(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这一年,季沧亭在军务上的统治力在南途中显无疑。

    这一次他们没有直接去建昌城叫阵,而是驱赶了一大批灾民,先派遣使者说此次南是因为关外饥荒苦寒,不得已才叩关南,如今已受大越教训,愿意退还劫掠来的财,请建昌名宿开城让他们与灾民暂得落脚之地,等待炀陵新君派人议和。

    建昌地势清奇,一穿城而过,由三座大桥连通,分南北二城。城南的庾氏是建昌第一大族,原本在此地有极的声望,而自石莽篡权以来,屡行荒唐之令,在城中其他世家看来,庾氏宗家在炀陵为重臣,必与石莽沆瀣一气,即便庾氏百般呼吁此时需同心对外,建昌恶化的形势也无法阻止。

    几代帝王荒唐,主弱臣其实早已存在,只不过前几代帝王都摊上的是成晖、徐鸣山这样的铁骨忠臣,他们也一生致力于捍卫皇帝的权威,是以石莽得势之前,此患并不明显。而如今时局不同,朝廷肱凋零,徐相年迈,而且连石梁玉这样本应问斩的罪臣之后也因势利导坐上了三公之位,一时间人心就浮动了起来。

    此时本已绝望的建昌乍见匈收起指爪,立时分为两派。一是以庾氏为首的大族,认为匈野心不可轻信,需守城池等待官军消息。二是当地几十个略小但人多势众的氏族,认为当以和为贵,匈既已知错,当以教化为先,并大骂庾氏门大不顾灾民死活。

    如是拉锯了数日,两方矛盾仍然激烈,最终建昌北半城的豪绅抵不住匈送来的财诱惑,又见匈许诺愿暂时一半兵,便直接开了城门让匈城。而同时,庾氏听闻此事,当机让人烧毁了南北半城之间的大桥,只留一座,派为数不多的守军和乡勇死死固守。

    “你忘了,现在谁在建昌里?”季沧亭的手指徐徐抚摸过沙盘,轻轻建昌的所在,“我如果是右贤王,这个时候夹起尾建昌,所图者无非是想挑动建昌之人拥立新君。独孤楼能带着皇孙杀重围,但他挡不住那些人挟天以令诸侯的望……石莽的位置,人人不得而诛之,而人人得。”

    半个月后,官军沿着匈烧杀的路径,一路南直达建昌。而此时的建昌,因着石莽一割据的命令,正在一片中。

    季沧亭就是在这个时候赶到的建昌。

    “……有意思,谁说不识字的夷狄不通计谋?倘若三国的时候匈不是一片式微,恐怕今日青史上就有他们一笔荣光了。”

    “我们如今兵威正盛,不惧与他们手,但炀陵一战之后,那右贤王必定有所胆寒,不敢正面迎战,依照匈的秉,自会一路寻觅富庶的州府沿路烧杀劫掠过去……这样的气,大越已经受够了。所以这一回南,朕不止要求此战必胜,而且要以最小的伤亡取胜。”

    “陛为什么这么说?”

势。

    而在炀陵之战后,势稍稍有了变化。匈在炀陵受挫,前锋屡次兵败,皆是有去无回,右贤王率领的主力本以为能稳上一阵,但此次却没等到大越求和的使团,而是听闻季沧亭登基后上追杀而来,一时间望风南逃。等到一路烧杀至建昌城,他们才冷静来。